要等下一次換屆,所屬邦國才能重新派人進入。
帝國議會建立這麼多年,都沒有誰敢瞎折騰,就是怕被皇帝抓住把柄踢出局,喪失了在帝國中的話語權。
近東地區現在人都沒有,獨立建省的條件根本就不具備;沒有人,自然也不具備實施殖民統治的基礎。
分別劃分給邦國統治,也是一個辦法。各邦國政府要不要反對還不知道,反正下面的民眾肯定不會答應。
對小邦國民眾來說,花錢去建設萬里之外的近東地區,和他們沒有一毛錢的利益關係。
中央政府要去開發近東地區大家是支援的,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分割的非常清楚,誰的地盤誰負責掏錢治理。
神羅帝國的土地法理屬性就這麼多,別的都不滿足條件,不納入皇帝直屬領,中央政府怎麼合法投入資金進行建設?
就算是不考慮戰略因素,為了大家內心深處的“羅馬帝國夢”,近東地區也是必須要重建的。
只能說羅馬帝國太牛逼,在歐洲的歷史文化中烙印太強了,即便是滅亡了上千年,還有一堆繼承人。
法國人以羅馬繼承人自居、俄國人以羅馬繼承人自居、義大利人以羅馬繼承人自居、希臘人以羅馬繼承人自居……
作為西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者,德意志人自然也不能例外,尤其是在滅亡奧斯曼帝國後,重建羅馬帝國的呼聲就更高了。
當然,也就停留在嘴炮階段,官方的媒體的定義都是非常明確的——新神聖羅馬帝國。
多了幾個字,意義完全不一樣。自詡羅馬帝國繼承人的傢伙那麼多,亂喊口號是很拉仇恨的。
不光是近東地區,實際上弗朗茨還準備把海外殖民地納入皇帝直屬領中,只是考慮到小邦國的情緒,暫時押後了。
畢竟是大家一起出錢搞出來的,突然之間從法理上和他們沒有了關係,沒準會有人想不通。
這都是小問題,海外殖民地都是弗朗茨這個皇帝的封臣,而不是帝國的諸侯,從一開始在法理上就確定了。
不是大家不想當諸侯,可惜弗朗茨不給封。皇帝不答應誰也沒辦法,總不能跳出來和皇帝鬧吧?
那就是明晃晃的告訴大家:我有問題,我有野心,我想要……
這樣的蠢貨,弗朗茨還沒有見到過。畢竟靠軍功一路混上來的,腦袋不靈活是不可能的。
既然是皇帝的封臣,就沒有辦法和皇帝對著幹,要不然分分鐘可以除爵。
這也是新興貴族更聽話的原因,榮耀和權利都和皇帝繫結在了一起,不跟著老大走,就全部都沒有了。
皇帝直屬領的最大好處,那就是理論上所有的無主之地,都屬於皇帝,政府只是替皇帝管理地方。
當然,這僅限於理論上。如果真這麼吃獨食,那就成孤家寡人了。
優質良田、牧場、山林,弗朗茨是一畝都沒有留下,全部拿出來封賞功臣,這些地區也是政府接下來的重點建設地區。
(備註:良田、牧場、山林都可以折算成軍功田,具體比例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等大家挑選完了,剩下的爛地,才是法理上屬於皇帝的。暫時先放在哪裡,等未來需要開發的時候再說。
……
授爵儀式完成後,弗朗茨帶著一幫新興貴族在地圖上畫圈兒,都是事先確定好的,現在只是從法理上進行明確。
看著一臉興奮的眾人,弗朗茨就知道作秀成功了。想想也對,大家戰場上馬革裹屍,不就是為了這一刻的榮耀麼?
從現在開始,無論他們之前是什麼出身,現在都有一個統一的稱呼——貴族。
政治地位有了,自己的腰包很快就會鼓起來。這年頭有封地的貴族,只要不瞎折騰就不會太窮。
下面計程車兵都能獲得幾百畝地成為農場主,貴族們更不用說,或許不應該用畝做單位,換成平方千米更加貼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