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
中後期亞美尼亞起義軍能夠支撐下來,靠的就是奧地利給他們空投物資,要不然他們早就涼涼了。
俄國人想要收這個小弟,就必須要出錢幫忙,讓亞美尼亞王國建立起來。
很遺憾,不光是沙皇政府沒錢,俄國的金融機構現在也沒錢。
這涉及到了普俄戰爭和亞歷山大二世改革,老牌金融機構站錯了隊被咔擦了,新生金融機構還在資本原始積累階段,沒有多餘的資金從事國際貸款。
正所謂“拿人手軟”,靠奧地利貸款過日子的沙皇政府,自己都要受維也納政府影響,何況是小小的亞美尼亞呢?
一旦接受了奧地利的貸款,亞美尼亞王國就只能跟著維也納政府混了,要不然分分鐘金融崩潰。
弗朗茨搖了搖頭:“這可說不準。亞美尼亞王國需要的資金,不是馬上就要花出去。
俄國人完全可以分批投入,先給百八十萬神盾應急,剩下的部分每個月支出三四十萬神盾就行了。
經過這次債務減持過後,沙皇政府每月可以減少95萬神盾的債務性支出,每月三四十萬神盾擠擠也就出來了。
我們最好還是鼓動俄國人去幹,實在是不行英法資本也可以引入,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要投資。”
不只是沙皇政府的錢袋子乾癟,就連維也納政府的錢袋子現在也不富裕,弗朗茨是真心不想接這種收益不確定的貸款。
戰爭是吞金獸,為了這場戰爭奧地利政府陸陸續續支出了近2.6億神盾的軍費,這是還是建立在聯合出兵的情況下。
要不然還要多幾十萬軍隊的軍費,以及數萬人的傷亡撫卹,沒有4億神盾是絕對不夠用的。
為了全據奧斯曼帝國,維也納政府也是付出代價的,移民安置費用,給盟友們的補償,全部折算成現金的話那也快3億神盾了。
這還不算完,真正花錢的是戰後重建。
因為人口遷移的關係,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小亞細亞半島都是千里無人煙。
等奧地利的移民就位,那個時候早就草長鶯飛,城市變廢墟、道路變叢林、農田變……
按照維也納政府的計劃,在未來十年之內,政府將投入12億神盾重建小亞細亞半島。
就算是平均下來,那也是每年1.2億神盾。
短期內要花出去了這麼多錢,維也納政府的錢袋子自然乾癟了。
要不是奧地利國內的金融市場已經成長起來,擁有足夠的融資能力,弗朗茨現在已經笑不出來了。
當然,相比其他國家來說,維也納政府的財政仍然算是寬鬆的。
奧地利擁有足夠的黃金產量,只要國內的經濟體量不斷壯大,就能夠印鈔票。
足夠的黃金儲備+龐大的經濟體量,神盾已經是世界貨幣,維也納政府每年的鑄幣稅收益都是一筆天文數字。
這麼說吧,奧地利每年的鑄幣稅收益,已經快要逼近俄國人的財政收入了。
單純計算經濟體量,俄羅斯帝國是奧地利本土的三分之一,但是兩國政府能夠調集的資金差距,已經是數以十倍計。
工業國對農業國的優勢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全世界能夠和奧地利拼財力的只有不列顛。
能夠調集的錢多,不等於就能夠隨意揮霍了。本土面積狹小的英國人或許可以,但是奧地利不行。
要開發新獲得的領土,勢必要擠佔大量的資金。僅僅政府投入的十億神盾,就想要開發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就是在做夢。
政府投資只是一個引子,開發近東地區,更多的還是需要民間資本。
當然,第一步還是要移民。要不然鐵路修完了,沿途人都沒有,根本就不需要開通火車,那就尷尬了。
國內的資本都有地方去了,亞美尼亞這樣的雞肋,自然要丟出去了。
“是,陛下!”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回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