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的基本盤主要集中在小亞細亞半島,蘇丹政府對其他地區的控制力,明顯要低得多。
尤其是被反土同盟切斷蘇丹政府同地方聯絡後,控制力更是淡然無存。
忠臣只是少數,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人性的弱點暴露無遺。
見奧斯曼政府大勢已去,不願意留下和這個帝國陪葬的人,紛紛開始尋找後路了。
巴格達只是一個開始,奧地利進軍兩河流域後,棄城而逃的事情層出不窮。
人是盲從的,看到權貴老爺們都跑路了,普通民眾自然是爭先效仿,一時間波斯邊界人滿為患。
……
巴格達,中東戰區臨時指揮部
摩爾克斯上將關心的問:“丹尼斯,一共有多少人離開?”
丹尼斯的中年軍官回答道:“巴格達地區,大約有十二萬人離開,整個兩河流域大約有五十多萬人離開。”
摩爾克斯上將眉頭緊鎖:“不夠,離開的人還是太少了。兩河流域的戰鬥基本上已經結束了,剩下的只是零星抵抗。
當地的人口足有三百多萬,就算是因為戰爭的緣故,至少也有兩百二三十萬,減去離開五十多萬,剩下的還有一百七八十萬。
未來要把這麼多人遷移,勢必要花費鉅額的資金,最好的辦法還是讓他們主動離開。
放出訊息,就說我們要實施《土地休耕法》,未來二十年內兩河流域都禁止種植糧食和畜牧。”
真真假假的訊息,往往是最容易令人相信的。
稍微訊息靈通一點兒的,就知道奧地利在佔領耶路撒冷王國、阿拉伯半島後,都實施了土地休耕法。
現在那邊除了少數幾個城市外,別的都是雜草豐茂、灌木叢生,內陸地區基本上都是千里無人煙。
“是,司令官閣下!”丹尼斯少將回答道
猶豫了一下,丹尼斯還是說出了心中的疑惑:“司令官閣下,留下他們創造財富,我們馬上就可以收稅,為什麼一定要遷移人口離開呢?”
在很多人看來,維也納政府的《土地休耕法》都是在瞎折騰,除了勞民傷財外,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價值。
現在還不流行保護環境,前面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那是涉及到了耶路撒冷。聖地都快被風沙給埋了,不保護一下確實不像話。
阿拉伯半島只能算順帶,反正當地啥也沒有,奧地利又不缺駱駝,休耕就休耕吧。
兩河流域不一樣,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可是很肥沃的,發展農業、畜牧業都可以。
人口暴漲時代還沒有降臨,以伊拉克為例,戰前也就一百二三十萬人口,水資源相對富裕。
摩爾克斯上將微微一笑:“自然是為了穩定,你不會認為這些人就會安安心心接受我們統治吧?”
聽了這個答案,丹尼斯更加迷惑了。奧斯曼帝國都能夠將這些人壓制住,奧地利還擔心當地的穩定,說出去就是一個笑話。
殖民帝國都有各自的統治方法,一般來說,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都可以用一個辦法搞定——“殺”!
摩爾克斯上將繼續解釋道:“如果是普通殖民地,自然不值得我們下這麼大的血本,不過兩河流域特殊。
我們的人在這裡發現石油,地質學家們估計兩河流域的石油儲量,很有可能超過目前全世界已發現石油的總量。
科學家們認為石油是接下來最重要的能源,在未來很有可能取代煤的地位。”
丹尼斯難以置信的搖了搖頭,脫口而出道:“這不可能!石油的用途有限,怎麼可能取代煤炭呢?”
摩爾克斯上將擺了擺手:“這個問題,不是我能夠回答的。反正科學家們說服了政府,讓國內相信了這個判斷。”
看著陷入自我懷疑狀態的丹尼斯,摩爾克斯上將繼續說道:“好了,石油能不能取代煤的地位,這個問題讓時間來證明。
眼下我們只要知道,石油的作用很重要,我們國內的儲量很少,兩河流域的儲量很多。
涉及到了能源安全,為了保障石油開採的安全,我們必須要完全掌控這個地區就行了。”
摩爾克斯也不信石油取代煤在能源的地位,不過只要有“可能”,那就值得重視。
為了讓法國人意識到“能源的重要性”,維也納政府可沒少進行宣傳,現在是個歐洲人都知道能源很重要。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丹尼斯緩緩開口:“司令官閣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光放出訊息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