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置國家戰略大局於不顧。沒有政府的支援,這些人根本就奈何不了普魯士王國。
如果歐洲局勢進一步惡化,那麼柏林政府還可以和英國人談條件,謀求減免部分債務。”
現在還不是二戰後,貴族集團正處於鼎盛狀態,財團想要控制政府根本就是痴人說夢。
法國革命就已經很嚇人了,要是再讓普魯士革命成功,那麼歐洲革命浪潮就再也控制不住了。
不列顛雖然孤懸海外,革命浪潮還是沒有放過他們。
英法兩國互相輸出,已經持續了很多年,革命蔓延下去他們也無法獨善其身。
……
1882年5月1日,普魯士王國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飢餓運動,無數民眾走上街頭要求政府進口更多的糧食,解決國內的糧荒。
反飢餓運動爆發後,柏林政府的反應非常快,在最短的時間內向國際社會救助。
同時以償還外債消耗了大量的外匯,沒錢購買糧食為由,向債主們提出延期支付債務的請求。
毫無疑問,這不像在“請求”,反而更像是一份通知。
在提出請求的同時,柏林政府已經暫停了五月份的債務支付。
對外宣佈是將五月份的償債資金,用來購買糧食,以解決國內的糧荒。
普魯士王國的債主大都集中英法兩國,共持有柏林政府95.4%的外債。
搞定了英法這兩個大債主,就可以說搞定了全部債主,確切的說搞定英國人就行了。
法國人現在很忙,內戰已經爆發了,一時半會兒顧不上這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
普魯士王國真的爆發了饑荒麼?
這就要看英國人怎麼想了!
如果倫敦政府接受這個說法,那麼普魯士王國就“真的”爆發了饑荒。
如果倫敦政府不認可這個說法,那麼普魯士王國就不存在饑荒。
政治只需要權衡利弊,真相併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