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親自出兵,那完全是想多了。他們支援普波聯邦不假,可並不等於他們希望看到俄國人立即失敗,至少法國人只是想看到普波聯邦慘勝。
阿爾布雷希特點了點頭:“確實,一旦讓海軍成為贏得這次戰爭的關鍵,戰後再想要壓制他們的發展就難了。
普波聯邦的實力還是不足,在維護一支世界一流陸軍的同時,再想建立一支大海軍根本就不可能。”
這個問題,不光困擾著普波聯邦,就連奧地利也有同樣的煩惱。
同時養著世界一流的陸軍和海軍,就連奧地利都有些吃力。維也納政府每年財政預算上爆發的紛爭,就是最好的證明。
猜不到毛奇的動向,也是正常的。阿爾布雷希特只是奧地利總參謀長,對普波聯邦的瞭解不夠深,做出判斷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受奧地利軍隊作戰思想影響。
事實上每個國家軍隊作戰思想都有區別,通常要受自身國力的影響。不同的國家,軍隊作戰的戰術也不一樣。
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合與不適合。或許現在看來完美的戰術,要不了幾年就落後了;現在看來天方夜譚的戰術,沒準幾年後又變成主流。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情況還會發生的越來越多。
弗朗茨無所謂的問道:“嗯,這個問題先擱置,過一段時間就揭曉答案了。
還是先談談海外吧,南美戰爭進行到哪一步,英國人是不是又要搞事情了?”
憑藉他對英國人的瞭解,如果倫敦政府不趁法奧注意力集中在歐洲的時候佔便宜,那就不是約翰牛了。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是的,陛下。根據我們收集到的情報,英國人的太平洋艦隊第二分艦隊正在趕過去。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有很大機率是要封鎖秘魯和玻利維亞的沿海地區,為智利創造贏得戰爭的機會。”
聽到這個訊息,弗朗茨非常的不爽,然而他也是無能為力。除非是法奧兩國聯合干預,要不然根本就阻擋不了英國人的行動。
這個年代的玻利維亞和秘魯,除了領土面積外,那就是真正的彈丸小國。兩個國家的經濟總量加起來,還不到維也納的一半。
就這麼點兒利益,指望法奧兩國聯合,無疑是在做夢。
這年頭歐洲才是世界的中心,要是因為干涉南美,分散了力量導致歐洲局勢失控,那就悲劇了。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弗朗茨無奈的做出了決定:“我們在南美地區的力量有限,在沒有國內支援的情況下,很難和英國人競爭。
暫時先放棄在南美的佈局,只要不直接損害到我們的利益,就讓英國人折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