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調兵增援佈列斯特,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從時間上來說,從兩翼調兵最快。烏克蘭地區還沒有入冬,增援佈列斯特只需要三五天功夫。
只是這麼一來,兩翼的兵力就會變得薄弱。誰也不能保證,普軍不會故技重施,弄一堆炮灰吸引注意力,主力部隊已經轉移了。
現在俄國人應該很頭疼,無論怎麼選,都是在冒險。一旦選錯了,西南戰場就要全線崩潰了。”
崩潰?
弗朗茨搖了搖頭:“沒有那麼嚴重,現在是11月份了,就算是普軍攻克了佈列斯特,也沒有時間繼續擴大戰果。
真要是逼急了,亞歷山大二世還可以和普軍兌子。直接無視西南的威脅,集中兵力從沿海出擊進攻東普魯士。
即便是丟了整個烏克蘭,俄羅斯帝國還是俄羅斯帝國。普波聯邦的疆域才多大,只要有一支俄軍殺到後方去搞破壞,柏林政府就算是贏了也是輸家。”
不管俄國海軍怎麼垃圾,那也比普波聯邦強一點兒。上一次戰爭中就能夠襲擊普波聯邦沿海,如果不是因為後勤跟不上,戰爭結果早就逆轉了。
吃一塹,長一智。
這次沙皇政府可在聖彼得堡囤積了不少物資,沒有襲擊普波聯邦沿海,更多的還是柏林政府早有準備,部署了大量的岸炮。
這都是小問題,只要捨得傷亡,總是能夠登陸成功的。
當然,前提是英法不拉偏架,要不然俄國海軍真的完不成任務。
腓特烈提議道:“其實俄國人還有一個選擇,卡緬大捷過後,當地守軍的防守壓力大減。
如果沙皇政府敢冒險的話,可以不管不顧,直接命令當地的部隊突襲華沙。
不管能不能得手,都可以打亂普軍的部署,讓他們手忙腳亂一陣子。萬一成功了,那就賺大發了。”
弗朗茨搖了搖頭,對這種賭博式戰術,他從來都是深惡痛絕。成功了固然好,要是失敗了呢?
“阿爾布雷希特,你給他解釋一下吧!”
弗朗茨清楚自己玩兒戰略還行,戰術嘛真的經不起考驗,他沒有選擇上場,而是讓專業人士出馬。
阿爾布雷希特點了點頭:“殿下,在實施這項計劃前,你要弄清楚守衛卡緬的俄軍是什麼貨色。
不要看他們戰績不錯,就以為他們戰鬥力很強,實際上這裡面水分太大了。
根據我們的情報,卡緬守軍中一半都是剛動員起來的新兵,讓他們防守、打順風仗還行,一旦遭遇苦戰立即就會崩潰。
要他們偷襲華沙,恐怕還沒抵達戰場,在急行軍中掉隊的人員就會超過十分之一。
拋開這些內在因素不提,就算是這些俄軍都是精銳,普軍也不半路攔截,他們都完不成這項任務。
僅憑華沙的民眾,都可以讓他們鎩羽而歸。波蘭人可是對他們恨之入骨,這樣一支沒有後援的孤軍,一旦進去就出不來了。”
腓特烈臉色一紅,面子有些掛不住。這麼簡單的問題都沒有發現,嚴重打擊了他的自信心。
弗朗茨微微一笑,在他看來這是一件好事。或許是和參謀部的人接觸多了,腓特烈最近有些自信心過頭。
作為一名皇儲,學習戰略佈局就行了,跑去研究軍隊指揮,不是腦子進水了麼?
……
卡緬,俄軍指揮部
參謀長拉爾森:“司令官閣下,總部來電,命令我們立即抽掉兩個團的部隊增援佈列斯特。”
奧利維爾·索恩菲爾德中將臉色大變,看著地圖眉頭緊鎖:“光從我們這裡抽掉,問一下是隻從我們這裡抽調部隊,還是各個地區都抽調了兵力。”
參謀長拉爾森:“這個問題我已經問過了,包括我們在內,附近的部隊都被調動了。
不過抽調的都不多,我們這邊抽調的兵力應該是最多的。可能是考慮到我們剛剛取得大勝,短期內不會爆發大戰。”
奧利維爾猶豫了起來,感覺有些不對勁,他又說不出來哪裡出現了問題。
“既然如此,就執行命令吧!對了,儘可能的想辦法和周邊的部隊同行,單獨兩個團送過去太危險了。”
謹慎是奧利維爾最大的優點,這是上一次普俄戰爭中吸取的教訓。在這一指導思想下,奧利維爾常常都在打呆仗。
沒有取得過大勝,也沒遭遇過大敗,可以說一個輸出非常穩定的將領,令人很放心。
……
佈列斯特前線普軍指揮部,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