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宮,看著報紙上編排的內容,弗朗茨就知道歐洲外祖母不會存在了,或者說不會是維多利亞女王。
估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英國王室都會自顧不暇。爆發政治危機到不至於,想要政治聯姻就困難了。
為了讓法國報紙刊登的訊息,更像是意外發現,弗朗茨自然不可能解釋“皇室病”的傳播途徑。
“皇室病”氾濫的時間還短,根據目前出現的病歷,只能證明患者都有維多利亞女王的血統。
歐洲不少王室都子嗣艱難,為了安全起見,大家自然遠離維多利亞女王的後人。即便是低就,那也比絕嗣強。
幸災樂禍了一番,弗朗茨就不在理會了。這種時候,做得越多越容易露出馬腳,弗朗茨從來都不敢低估一個國家的力量。
……
白金漢宮,維多利亞女王已經很多年沒有這麼失態過了。即便是幾次對外戰爭失敗,她都能夠剋制住自己的情緒。
現在還是破功了。在這個宗教氛圍濃厚的社會,“詛咒”的殺傷力太大了。被冠上了這個名頭,誰都會坐不住。
主流報紙還知道剋制,沒有多少過激內容,在倫敦政府的公關下,不少報紙還刊登醫學專家闢謠的新聞。
街頭小報就不一樣了,那是怎麼吸引人,就怎麼來。
從醫學上解讀,怎麼可能比得上“詛咒”吸引眼球呢?
不少報紙,直接把維多利亞女王和女巫聯絡到了一起,編排出一系列的新聞來。
解釋沒有任何作用,民眾們最喜歡看這種女巫新聞,尤其是涉及到了女王。
英國國內的報紙,或許還不敢編排的太過分,歐洲大陸的報紙就沒壓力了。
《女王和女巫不得不說的故事》、《女巫的詛咒》、《上帝的懲罰》……
各種駭人聽聞的標題,在歐洲大陸的報紙上刊登了出來。正所謂法不責眾,大家都刊登了,英國人想要打擊報復,也無從下手。
在思想方面,法蘭西一直都走在歐洲的最前沿。加上英法矛盾的緣故,黑英國人一直都是法國媒體的長期性工作。
不管真假,輿論都直接把“皇室病”歸結為“詛咒”。指責英國人爛事幹多了,王室因此遭到詛咒。
包括奧地利媒體,也沒有閒著,跟大部分吃瓜群眾一樣,加入了話題討論中。
好話就不要想了,英國人那麼招人恨,連帶著王室也沒有好名聲。這個不落井下石的報紙,那都是收了錢的。
維也納宮,在紛紛擾擾的輿論浪潮下,決定奧地利未來經濟會議,悄然無息的開始了。
首相費利克斯:“截止到目前為止,全國申請土地贖買的農民,百分之九十八以上都還清了土地贖買款。
最近幾年國內市場不斷擴大,很大程度上都是來自農村市場的擴大,刺激到了工業生產。
不過這波紅利,到了現在已經臨近尾聲。從現在開始,國內市場的增長速度將逐漸放緩。
國內的企業如果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積極開擴海外市場,在新一輪的競爭中,就要面臨淘汰的命運。
從發展的角度出發,國內經濟即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國內工業生產技術,總體上已經不弱於任何國家。
繼續保護本土市場,已經不能夠刺激經濟發展,只會讓我們的企業在安樂窩裡不思進取。
按照李斯特提出的國民經濟學理論,現在我們已經到了經濟發展的第三階段,開放市場、迎接挑戰,開啟自由貿易時代。”
在此之前,奧地利一直實行的都是貿易保護主義。靠本土和殖民地市場,完成了奧地利的工業革命。
時至今日,奧地利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擁有足夠的底氣參與到國際競爭中。
繼續實施貿易保護政策,顯然已經不合時宜,新一輪的經濟改革勢在必行。
“現在實施自由貿易政策,是不是太早了一點兒。國內的很多企業還沒有來得及轉變觀念,我們應該給他們留下更多的時間。”倫巴第王國代表託福克斯反對道
沒有辦法,相比奧地利其它地區,倫巴第王國的支柱產業都集中在輕工業,其中又以棉紡織業和生絲產業為主,甚至還有部分手工業。
相比其它產業來說,一旦進入自由貿易時代,他們受到的衝擊最大。尤其是棉紡織業,那是英國人的核心支柱。
奧地利的優勢,主要是集中在新興產業上,傳統行業和英國人相比,並沒有明顯的優勢,甚至還處於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