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需要支付的薪水更高,可是應聘者素質也更高,進入工廠培養幾年,優秀者可以當初級技術工人用。
對機械廠來說,這種有一定的技術的工人,遠比純粹的苦力有價值。
只要勞動力需求量大,工作重複、不需要技術的行業,才會大量招募這種苦力。
鄙視歸鄙視,最近很多企業都在擴充產能,勞動力缺口很大,搶人厲害。
在市區參加了幾次招聘會,都沒有能夠完成招聘任務。裝置都除錯好了,就等著工人開工,米爾科不得不降低招聘標準。
看著眼前的一幕,米爾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還是米蘭最火爆的人才招聘市場麼,怎麼沒看到幾個人啊?
長期從事招聘工作,米爾科的人脈圈子還是很廣的,很快就遇到了同行熟人。
“費倫,這是怎麼回事,難道人都被你們搶光了?”
中年男子翻了翻白眼,反問道:“你看我像有收穫的人麼?”
米爾科點了點頭:“確實,以你們紡織廠的待遇,想要搶人確實有些困難。不過,你可以忽悠外來傻子。”
費倫眉頭一皺,不滿道:“米爾科夠了,大家都是同行,替老闆節省成本,是我們的本質工作。
每一次招聘,我都是把待遇講清楚的,按照法律規定簽訂合同,怎麼能夠算忽悠呢?”
米爾科微微一笑,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如果不是瞭解這個中年胖子,還會真的以為他是個好人。
想當年,米爾科初出茅廬就差點兒被忽悠簽訂賣身合同。好在他是本地人,又是中學畢業,算是高知識分子,瞭解身份過後,費倫不想惹麻煩放棄了。
米蘭雖然是下屬邦國,但是隨著法律一體化程序的推進,勞工保護法也是需要遵守的。
這種嚴重不公平的賣身合同,沒人告也就罷了,一旦捅了上去,企業還是要吃不了兜著走。
相比之下,忽悠外來務工人員就安全多了。只要把合同簽訂地點放在國外,就屬於跨國案件,還要參考對面的法律,米蘭政府沒那麼閒,最多也就判合同無效完事。
沒有被坑到,兩人的關係也不好。只是因為業務上的關係,很多時候必須打交道,慢慢的熟悉了起來,距離朋友又差了一層。
米爾科轉移話題道:“費倫,聽說你們老闆又新開了兩家分廠,勞動力缺口這麼大,你準備怎麼辦?有沒有興趣,組團去內陸地區招聘一波?”
這年頭招聘的活動經費有限,為了節省成本,最常見的是幾家企業一起行動,共同分攤費用。
費倫想都不想,直接搖了搖頭:“米爾科,你想的太好了。現在的情況是全國都缺勞動力,甚至整個歐洲都缺人。
你很少來紐芬蘭大街不知道,最近兩個月從義大利地區進入米蘭的勞工,減少了近七成。
我問過他們,據說是最近義大利地區新開了很多工廠,能夠在老家找到工作,很多人就不過來了。
義大利地區都如此,國內還用說麼?報紙上刊登的用工慌,可不是開玩笑的。我已經向老闆提出了,新分廠計劃延緩。
前些年的大移民戰略,國內的富餘勞動力很多都進入了非洲。想要解決勞動力缺口,除非鼓動農民進城。”
米爾科無言以對,鼓動農民進城可不是說得這麼簡單。現在農民的日子還不錯,想要他們放棄土地進城做工可不容易。
最好是政府層面推動,制定更加有利的政策,加快城市化程序。
很遺憾,維也納政府認為國內產能過剩,政府想要遏制產能急劇增長都來不及,怎麼會出臺政策讓危機擴大呢?
城市化可是有風險的,不是越快越好。要是危機爆發了,企業頂不住破產,失業潮來臨壓力就全部到了政府肩上。
在各項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弗朗茨寧願城市化慢一點。相比工人,農民還是要統治一些。
只要有土地,自家產出的糧食只要能夠填飽肚子,大家就不會造反。政府減免一部分稅收,還能收穫一波民心。
工人就不一樣了,一旦失業潮來臨,危機就來了。不想辦法填飽他們的肚子,革命是分分鐘爆發。
以目前的生產力,還支撐不起高度城鎮化。城鎮化經濟時代降臨,至少還需要五十年。
即便是城鎮化最高的英國人,仍然還有三分之一的農業人口,農業大國的奧地利就更不用說。
停頓了片刻功夫後,米爾科才緩緩的道:“說吧,費倫。我知道你有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