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已去後,本傑明內閣就在思考如何及時止損,將不列顛的損失降到最低。
財政大臣加菲爾德:“經過我們調查的資料分析,最樂觀的估計普波聯邦一旦戰敗,我們至少會有損失掉3億英鎊財富。
而普波聯邦的全部海外資產加起來,可能都不到1.5億英鎊,包括柏林政府賬戶的最後存款和抵押給我們的黃金。
這些海外資產,大部分都分佈奧屬非洲,並且在私人名下,我們就算是想要凍結都做不到。”
毫無疑問,現在想要止損已經很難了。普波聯邦的家底太薄,很多抵押品都是建立在贏得戰爭的前提下,才能夠兌現。
理論上來說,立即凍結柏林政府在不列顛的銀行賬戶,沒收他們抵押的黃金、海外資產,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實際上,根本就沒有操作的可能性。作為世界霸主,不列顛也是要臉的,這個時候落井下石,讓其他的小弟心裡怎麼想?
不列顛雖然強大,卻沒有到不需要小弟的地步。
現在是英法奧三國時代,還沒有誰能夠一家獨大。在三大國不支援上陣的背景下,誰拉攏的小弟更多,誰就在國際政治上佔據了優勢。
外交大臣愛德華:“凍結資產就不用想了,包括柏林政府抵押給我們的黃金,同樣也不能動,至少在普波聯邦完蛋之前我們不能動。
當務之急,還是想辦法保住普波聯邦,至少要保住普魯士王國。
我們需要做出榜樣來,讓世界各國都知道,和不列顛合作就算是失敗了,我們也有實力保住他們。”
某種意義上來說,普俄戰爭也是英法奧矛盾延續,三國利用這場戰爭進行政治博弈,只不過法國人中途退出了,最後變成了英奧之間博弈。
大國競爭不是一朝一夕,今天輸了明天贏回來就是。要是因為在鬥爭中吃了虧,轉手就捅小弟一刀,誰還敢和他們合作?
財政大臣加菲爾德點了點頭:“當然,這是必須的。只有債務人在,我們才有可能收回投資。
現在的柏林政府太窮了,就算是凍結了他們的全部資產,也彌補不了我們的損失。
問題是我們能夠保住他們麼?現在俄國人佔據了上風,我可不認為沙皇政府會因為我們的面子,就放過這個大敵。”
不列顛的面子有多大?這是一個沒有準確答案的問題,在不同的地區和國家都有不同的答案。
從倫敦政府支援普波聯邦開始,他們的面子在俄羅斯帝國就不好使了。傷害到了自家的利益,沙皇政府可不在乎什麼英國威脅。
外交大臣愛德華:“這可由不得俄國人不答應,沒有哪個國家想看到俄國人勢力深入中歐地區,包括支援他們的奧地利。
如果讓俄國人吞併了普波聯邦,奧地利的中歐帝國夢怎麼實現?維也納政府的底線,應該是讓沙皇政府收回波蘭—立陶宛地區。
唯一值得擔心的是俄奧兩國可能有瓜分普波聯邦秘密。這可是維也納政府的強項,誰也不知道這些年他們締結了多少密約。”
“奧地利的密約”也是歐洲熱門話題之一,廣為流傳的有俄奧密約、法奧密約、英奧密約、西奧密約、荷奧密約……以及和德意志邦國之間的密約。
毫無疑問,這裡面很多密約都是無稽之談。大部分都只是普通條約,因為政治需要暫時保密,到了外界就變成了所謂的“密約”。
維也納政府從來都沒有進行過解釋,這玩意兒本來就是越抹越黑,很多就算是條約內容曝光了,還是有一大群人不信。
水是越攪越渾,真真假假的內容混雜在了一起,外界就更加難以分清了。
俄奧密約是肯定存在的,要不然光明面上的約定,還不足以令維也納政府給沙皇政府投入血本,具體內容倫敦政府就不清楚了。
本傑明首相:“這不是問題,奧地利還沒有做好準備,這個時候瓜分普波聯邦,他們也沒有底氣一口吞下普魯士王國。
我研究過弗朗茨,他對個人聲譽非常重視,就算是要吞併普魯士王國,他也不會選擇這個時候和俄國人合作。
當務之急,還是要獲得法國人支援,不能再拖下去了。我有一種不好的預感,總感覺歐洲要出大事。”
外交大臣愛德華笑道:“首相,你真幽默!歐洲大陸已經出大事了,普俄戰爭結束後,歐洲政治格局重新洗牌,未來法奧俄三國鼎足而立。
雖然我們這次支援普波聯邦失敗了,但歐洲大陸的局勢還是不錯的。
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