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斯是真的煩了,連外交辭令都懶得聽。
弗德曼也不惱,類似的事情也不是一兩次了。作為一名專業的外交官,他還是懂得剋制情緒的,不會把個人感觀帶入工作中。
“首相閣下,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帝國對歐洲、乃至世界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貴國的利益……”
不待弗德曼說完,費利克斯直接打斷道:“不光是俄羅斯帝國,一個強大的普波聯邦對我們同樣沒有好處,你要知道規則破壞者往往更令人討厭。”
一名堅定的大德意志主義者,對分裂國家的存在自然不會有好感。普波聯邦的存在,在德意志民族主義者眼中,就是一顆毒瘤。
費利克斯首相是奧地利推出來的大德意志主義領袖,反普是必須的,自然不用給面子。
不過政治面前一切皆有可能,只要利益夠了,沒什麼不能談的。
“規則破壞者”這就是一個笑話,誰也不比誰好多少,奧地利如果守規矩的話,也沒有現在的基業。
只不過維也納政府是規則制定者,早早給自己留了後門,看上去吃相沒有那麼難看。
弗德曼略有些尷尬,腦海中靈光一閃,隨即恢復了過來。心中早就罵開了,差點兒就被套路了。
這是外交會晤,費利克斯首相的惡劣態度,何嘗不是一種外交手段呢?
經歷了這個小插曲,弗德曼沒有心思繼續繞圈子,他怕繼續下去自己心臟受不了。
“首相閣下,我們很有誠意。只要貴國肯停止支援俄國人,戰後烏克蘭和俄屬巴爾幹就是貴國的了。”
涉及到了利益,費利克斯的態度緩和了一些,故作疑惑的問:“誠意,在什麼地方?我怎麼沒有看到?
拿俄國人的領土當誠意,還要我們自己出兵去取,貴國這樣的誠意還真令人吃驚啊!”
什麼事都不用幹,普波聯邦就支援奧地利獲得烏克蘭和俄屬巴爾幹半島,看似佔便宜,實則是暗藏玄機。
兩次普俄戰爭已經讓柏林政府完全清醒了,俄羅斯帝國就是一個打不死的小強,就算是贏了這次戰爭,要不了多久也會死灰復燃。
這麼週而復始下去,他們就什麼事都不用幹了。想要獲得一個安穩發展的國際環境,必須要找人分擔仇恨。
最理想的盟友是奧斯曼帝國,可惜這位爛泥扶不上牆,真的不頂事。
其次是北歐聯邦,遺憾的是他們得罪死了丹麥人,有丹麥人扯後腿,北歐聯邦根本就不可能和他們結盟。
再然後是中亞各國和遠東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差不多,都是不頂事的,拉攏過來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奧地利原本不在柏林政府的盟友範疇中,只是局勢逼得沒辦法,為了贏得戰爭,他們必須要讓維也納政府放棄支援俄國人。
被拆穿了,弗德曼也不惱,依舊笑呵呵道:“首相閣下,話不能這麼說。我們在戰爭中重創了沙皇政府,貴國佔領這些地區就是一次武裝遊行。
如果貴國願意,還可以直接連伏爾加河畔一起拿去,我們都會支援。”
費利克斯搖了搖頭,開啟地圖就知道“伏爾加河畔”是啥地方,那是奧地利能夠伸手的麼?
“我們可沒有貴國那麼好胃口,俄奧友誼源遠流長,我們對俄羅斯帝國的領土沒有任何興趣。”
這是真心話,費利克斯對俄國人的領土沒有任何興趣,維也納政府也沒有窺視的意圖。
當然,俄國人要是不想要,硬要送過來,大家也不會拒絕。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似乎是進行了一場劇烈的心裡鬥爭,弗德曼緩緩的說道:“如果加上德意志聯邦呢?
只要貴國肯停止支援俄國人,我們就不再反對貴國兼併德意志聯邦。”
言外之意,費利克斯已經聽出來了。“不再反對”換句話說就是:不支援、不反對,預設奧地利吞併德意志聯邦。
坦率的說,費利克斯首相心動了。不過沒有表露出來,按照目前的情況,柏林政府能給這樣的承諾已經是極限。
同樣的事情,換了沙皇政府,沒準備人還直接表示支援了。
不用懷疑亞歷山大二世贏得戰爭決心,任何一位雄主都是能屈能伸之輩。
對俄羅斯帝國來說,歐陸霸權那是未來的事情,眼下還是先贏得戰爭。
普波聯邦也是如此,只不過他們受英國人的影響太大,沒有辦法做到那個份兒上。
“閣下的提議沒有任何價值,如果換作1853年,貴國有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