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下夾攻。劉備大驚,四面無路。忽然喊聲大震,一彪軍殺入重圍,乃是張苞,救了劉備,引御林軍奔走。正行之間,前面一軍又到,乃漢將傅彤也,合兵一處而行。背後吳兵追至。劉備前到一山,名馬鞍山。張苞、傅彤請先主上的山時,山下喊聲又起。陸遜大隊人馬,將馬鞍山圍住。張苞、傅彤死據山口。劉備遙望遍野火光不絕,死屍重疊,塞江而下。次日,吳兵又四下放火燒山,軍士亂竄,劉備驚慌。忽然火光中一將引數騎殺上山來,一看,卻是關興。興伏地請命:“四下火光逼近,不可久呆,皇上速奔白帝城。”劉備道:“誰敢斷後?”傅彤叫道:“臣願以死當之!”
當日黃昏,關興在前,張苞在中,留傅彤斷後,保著先主,殺下山來。吳兵見先主奔走,皆要爭功,各引大軍,遮天蓋地,往西追趕,先主令軍士盡脫袍鎧,塞道而焚,以斷後軍。正奔走間,喊聲大震,吳將朱然引一軍從江岸邊殺來,截住去路。先主叫曰:“朕死於此矣!”關興、張苞縱馬衝突,被亂箭射回,各帶重傷,不能殺出。背後喊聲又起,陸遜引大軍從山谷中殺來。
劉備正在惶急,忽見前面喊聲震天,朱然軍紛紛落澗,滾滾投巖。一彪軍馬殺入,當先一將,正是關公,前來救駕。劉備大喜縱馬迎上,原來劉備留關公鎮守西蜀,彈壓群蠻。諸葛亮將連營之事告知關公,關公大驚,忙揮兵來救,總算來的及時,不然可真就見不著了。陸遜見關公到來,嚇了一跳,忙令人鳴金。關公領百餘騎,擁著劉備,且戰且走,退入白帝城,無人敢再來追。
此役漢軍大敗,軍馬死者不計其數,其餘盡皆投降,迴歸故國的不及十分之一,漢寨一應錢糧器械,尺寸不存。好在劉備是跑出來了,留得青山在,倒也不怕沒柴燒。
陸遜領軍追趕,到得魚腹浦,誤入一亂石陣,陣中唯有亂石八九十堆,並無一人,可邪門就邪門在,這陣看著簡單,卻怎麼繞也繞不出去,奔得他們是上氣不接下氣差點斷了氣。正當陸遜以為是鬼打牆的時候,一干巴老頭突入石陣,領著眾人出了石陣,陸遜請問姓命。老者和盤托出,原來他是諸葛亮的老丈竿子,早年諸葛亮在蜀中視察工作時,為防吳兵入寇,在這裡佈下這麼幾堆勞什子。那老頭看陸遜從死門走入,心生惻隱,領著他們出陣。陸遜讚了諸葛亮幾句,傳令班師。果然不出諸葛亮所料,魏延聽說漢軍大敗,領軍直撲江陵,圍魏救趙,陸遜趕到,魏延見目的達到了,不敢深入,率師退走,陸遜也不去追,上表告捷。
甘露六年夏六月,劉備奔回白帝城,羞見眾將,把自己關在小裡屋裡,終於長吁短嘆,茶飯不思,遂染病不起,漸漸沉重,至甘露七年夏四日,劉備自知病入膏肓,兩目昏花。便令人請左僕射諸葛亮,星夜來永安宮,聽受遺命。諸葛亮帶著趙王劉永、齊王劉理,來永安宮見劉備。三人拜倒在龍榻之下。劉備打個手示,讓諸葛亮坐在床沿上,摸著他的背道:“朕不聽先生之言,自取其敗,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說著淚流滿面。諸葛亮哪見過這陣勢,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說道:“願皇上善保龍體,以副天下之望!”
劉備道:“不成了。”瞥眼見到馬謖,揮了揮手,讓他退下,道:“朕不是跟你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你怎麼又叫他進來了?”
諸葛亮不想他生氣,胡亂應道:“臣回去一定將其斥退,再不用了。”
劉備點點頭道:“那就好。替我草詔。”說著他念一句,諸葛亮寫一句,唸完又道:“朕不讀書,粗知大略。聖人云:‘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朕本待與卿等,中舉漢室,一匡天下,不幸中道而別。煩先生將此詔付與太子禪,令勿以為常言。凡事更望先生教之!”諸葛亮等泣拜於地曰:“願陛下將息龍體!臣等盡施犬馬之勞,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也。”劉備已沒力氣了,讓內侍扶起孔明,左手拭淚,右手拉著他的手,道:“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諸葛亮道:“有何聖諭!”劉備泣道:“君才十倍於孫權,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天下之主,朕不怨也。”說完滿含深意的望了他一眼。
諸葛亮腦子嗡的一下,汗流遍體,手足無措,泣拜於地道:“臣怎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說著,磕頭如搗蒜,鮮血長流。
劉備微微一笑,心道:“僱著驢了。”將二個小鬼叫到跟前,什麼勿以善小而為之,勿以惡小而不為之類的屁話吩咐一番,又將百官叫來,也是一一吩咐一番,跟著大叫:“仁祿,當初朕要是不放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