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進了楚國王宮,摟著楚王的妃嬪睡大覺,實可謂是兩蒙其利。
這次劉備也是在利用張遼等降將對吳國的仇恨來達到奪取豫州淮南千里之地的目的。畢竟想要報仇就必須使出渾身解數,不然大仇報不了不說,搞不好連小命都要搭上。四員降將聽說劉備打算對東吳用兵,都是卯足了勁,或運氣培力,或磨拳擦掌,就等出征之日的到來。
此時的他們早就和餓了好幾天沒吃飯的惡狗也沒什麼區別,這一放將出來,能不亂咬人麼?四將各領五萬軍馬,齊頭並進。進兵不到十日,夏侯淵、曹仁所部連戰皆捷,相繼攻克西平、吳房、宜春、南頓、上蔡、平輿等城,在豫州治所安城城下順利會師。夏侯淵紮營於城西,城北。曹仁列營於城東、城南,將安城圍得個水洩不通。新任豫州刺史全琮連線敗報,知道敵人來勢洶洶,憑吳兵的戰鬥力,出去就是填坑的。當下他一面急使人加固城防,準備大石弓箭,一面差急足前往壽春報信,請程普火速發兵支援。
哪知程普的日子並不比他好過多少,張遼、徐晃所領東路軍,分從睢陽、小沛兩地出發,往南略地。所行之地,正是曹操故鄉的譙郡,此處屬魏國該管。張遼原是魏將,又長期鎮守合肥,在這裡還是有些人際關係的。當下他寫上幾封書信,呈交當地守令,所到之處郡守望風而降,不費一兵一卒,不曾有一場廝殺。徐晃也和他差不多,所過之處,眾縣令都曉得他的厲害,望風迎降,是以他也不曾有一場廝殺。兩路軍馬均軍行甚速,殊途同歸,竟於同一日到達淮南郡下蔡縣。下蔡縣令聽聞張遼、徐晃引大軍殺到,當時便嚇得尿了褲子,哆哆嗦嗦的捧著大印出城投降。張遼、徐晃克了下蔡,馬不停蹄,引軍直逼淮水下寨。
程普如臨大敵,親提大軍列營於淮水南岸。兩軍隔江對峙,一場大戰一觸即發。程普紮營不久,便收到了全琮急報。他雖有心救援,可張遼大軍就在河對岸虎視眈眈,隨時都有撲將過來的可能。在這當口,他自顧不暇,哪還有餘力救援,只有深表同情的分了。
程普是東吳宿將老成持重,全琮則是陸遜之後東吳第五任大都督,為人恭順,猶善察顏觀色,也是個大馬屁精,是以倍受孫權器重。不過他年紀輕輕就當此大任,倒也不是一味拍馬屁就能拍來的。他為將勇決果敢,小有智謀,又顧全大局,不營小利,極難為人所誘。孫權委以方面,的確量材使器。二人都是能人,當然不可能如此不濟,一敗再敗,轉瞬間就被漢軍圍了個嚴實。只不過漢軍覬覦這片土地已久,早就做好充分準備,所任武將又都是苦大仇深之輩,自然勇於深入。而孫權判斷失誤,並未要求二將提高警惕。二將見漢吳雙方一直都在談判,照規矩談判期間是不能用兵的,是以他們難免有些大意輕敵,這也是人情之常,倒也怪他們不得。漢軍進兵又是選了一個月黑風高殺人夜,突如其來,接著閃電般的向縱身深入,這種戰法在當時沒有什麼名堂,不過在現代倒有一個響噹噹的名目:“閃電戰”。二將都還沒準備好,漢軍就已經推進了數百里,兵臨城下。有道是迅雷不及掩耳,不是他們不想掩耳,實在是這一切來的太快又太突然,他們來不及掩耳而已。
劉備不是沒給孫權機會,和談其實就是一個訊號,劉備是想透過和談告訴他,豫州淮南雖廣袤千里,但孤懸江北,不是吳國這樣一個不擅陸戰的國家所能保有的,不如借和談之機,讓將出來,兩國劃江而治,安享太平。可是孫權自以為劉備正全力對付曹丕,無法分心二用,暫時不會拿他開刀,是以有恃無恐,令魯肅儘量拖延時間。在他心中這就好比做買賣,劉備漫天要價,他自然要著地還錢,拖的時間越久,劉備權衡利弊,必會做出讓步,自己不用割地,也同樣達到和平共處的目的。他的算盤雖然打的很精,可他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豫州淮南沒有長江做憑障,而東吳兵士在擅長陸戰的漢軍面前顯得不堪一擊。
豫州淮南接連遇險。告急文書像雪片一樣堆到了孫權案前。其時孫權剛剛遷都建業,本來打算眼望捷報至,耳聽好訊息,沒想到接二連三收到敗報,不禁鬱悶不矣。兩邊都是戰略要地,又都是十萬火急,不救哪一邊都不行。可他剛吃了一個大敗仗,損失慘重,可供呼叫的兵馬實在少得可憐,支援一地,都覺得的勉強,要同時支援兩地,根本是沒可能的事情。
這日早朝,他和群臣商議此事,說道:“夏侯淵、曹仁圍了安城,張遼、徐晃進逼淮水。四路大軍在不到十天的時間裡,打下了近千里的土地,而我們呢,在不到十天的時間裡,丟了幾百裡的土地。你們知道這叫什麼嗎?”
群臣見他鐵青著臉,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