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部分(3 / 4)

‘一盒酥’‘絕妙好辭’這類隱語的小伎倆,就想在變幻莫測的家族鬥爭中游刃有餘,無異於火中取栗。到頭來這栗子沒取到,自己倒引火上身,被大火活活燒死了。他當時就該勸曹植種菜,好好的當個農民,多培育些優良品種,這樣興許還有取勝之機。唐太宗李世民膝下的幾個孝順兒子,為了那把高高在上的龍椅爭得個頭破血流,本來柔弱溫順的太子被逼得神精衰弱,歇絲底裡,反過頭來想要狠狠地咬李世民一口,卻落得個身敗名裂,飲恨而終,而爭得最兇的幾個皇子也都慘淡收場,反是李治自認為無才無德,說什麼也當不上太子,懶得去爭,整日價鬥雞溜鳥,吃齋唸經,修道成仙,卻出人意料的受到了李世民的青睞,終於脫穎而出,坐上了那把兄長們垂涎三尺,卻始終坐不上的龍椅。這‘不爭’二字中所包含的學問大了去了,只可惜楊修能參透無數隱語,卻沒想明白這兩個字的意思,死了只能算是咎由自取,又如何怨得了旁人?只是楊彪看破世情,沒了仇恨之意,無法從中挑撥,這事倒頗為棘手。”他略一沉吟,忽地想起一人來,已有計較,微微一笑,道:“沒想到先生頭髮沒剃,卻已妙悟玄機,參司生死,實在是可喜可賀。世人莫有不死,令郎就算不自殺,過幾年也是要死的,早死晚死,又有什麼區別?這仇不報也罷。那長樂公失國之恨呢?難道也不該報?”

楊彪身子一震,顫聲道:“什麼!”

賈仁祿道:“當年曹丕為了當皇帝,強逼長樂公禪位,若非當今皇上應天順人,於長安接位,傳之四百餘年大漢必當就此終結。凡我大漢子民提起這段往事,莫不切齒痛恨,恨不得將逆賊曹丕千刀萬剮,凌遲處死。如今在下奉皇上旨意,提兵到此,就是了結當年這樁公案,誅除惡首。先生即是大漢股肱之臣,在此大是大非面前,焉能袖手旁觀?”

楊彪道:“老朽早已不是大漢的官了,這魏國滅不滅,曹丕死不死,都和老朽沒什麼關係了。”

賈仁祿道:“既然什麼都和先生無關,那先生為何要千里迢迢的跑到長樂,又為何戀棧此間,不願離去?”

楊彪身子又是一震,卻沒有說話。

賈仁祿趁熱打鐵,道:“如今長樂公被囚於鄴城之中,過著毫無自由,暗無天日的日子,度日如年。他心中無時無刻不在祈盼著先生思得良策,救他脫離苦海。眼下的情景和當初越王勾踐被囚吳國何其相似?想當年勾踐入吳,范蠡相隨,文種居守,此二人一內一外,竭忠盡智,終使勾踐返國,吞滅吳國。先生一不能像范蠡那樣,前往鄴城和長樂公同甘共苦,與強敵周旋。二不能像文種那樣,運籌帷幄,救長樂公脫困,三不能像召乎那樣以死徇主。而戀戀餘生,置身世外,假裝廉節,沽名釣譽。似你這等無才無德,膽小怕事,目無君父的卑鄙小人,乃天地間最無用之物,死後有何面目見大漢二十四帝!我們今日來此,就是想讓你認清自己的錯誤,並給你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沒想到你竟執迷不悟。也罷,算我們白來了。”站起身來,衝著外間大聲叫道:“小二,這位楊先生是老子的貴客,你們可得侍候好了,不管他點什麼菜,你都照樣送來,這飯錢全算在老子賬上,一會派人到甄家商號去取。”

店小二事先已受了賈仁祿吩咐,未蒙召喚不得入內,聞言大聲答應,蹬蹬蹬地走上臺階,推門而入,道:“楊先生,請問你喜歡吃什麼菜,我們這就給您做去。”

楊彪怔怔出神,面頰上兩道淚水流將下來,小二的問話,他似乎全沒聽見。店小二知道他可是財神爺,不敢得罪,賠著小心,又問:“老爺子,請問你喜歡吃什麼?”

楊彪側頭一看,只見賈仁祿一隻腳已踏在門坎之外,顫聲道:“回……回來,我有話說。”

賈仁祿微微一笑,轉身回到屋內,揮手令店小二退下,關上房門,道:“先生有話請講。”

楊彪道:“我不是不想為漢室出力,只不過我信不過劉使君。你方才說我沽我釣譽,我承認,可劉使君又何嘗不是如此?假的終究是假的,一個人就算是偽裝的再像,一到關鍵時刻,醜惡本性自然表露無遺。長樂公明明沒有死,而劉使君卻一口咬定他已經死了,忙不迭的給他上諡號,跟著便登基稱帝,唯恐長樂公突然間又活過來,他這皇帝便當不成了。他如此迫切的想要當皇帝,眼裡哪有長樂公的存在?長樂公在曹丕手裡只是沒有自由,要是到了劉使君手裡,可就性命不保了。我若是幫了你們,豈不是反而害了長樂公?”

賈仁祿道:“皇上仁義素布,從不枉殺無辜,如何會對長樂公下手?”

楊彪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如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