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荒漠不毛之地。可以使德國人民在戰敗後維持生存的任何東西都不能保留下來。
坦率的軍備和戰時生產部長斯佩爾,從以前和希特勒的談話中已經預料到他會發出這樣野蠻的指示,因此在3 月15日曾寫了一個備忘錄,堅決反對這種犯罪行為,並重申他認為戰爭已經失敗的意見。3 月18日晚上,他親自將備忘錄交與元首。
' 斯佩爾說'4至8 星期內,德國經濟將要最後崩潰,這是可以料定的……經濟崩潰以後,戰爭就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即使在軍事上也是如此……我們必須盡力保持一個基礎,那怕是一種最原始的狀態的基礎,使這個'1104'民族能夠繼續生存下去……我們沒有權利在戰爭的現階段進行一種可以影響這個民族的生存的破壞行動。如果我們的敵人要摧毀這個曾經無比英勇地作過戰的民族,那麼,這個歷史的恥辱應完全由他們承擔。我們有責任使這個民族有一切的可能在遙遠的將來得到復興……
但是自己的命運已經註定的希特勒,對於他曾經表示過無限熱愛的德國民族的繼續生存是毫無興趣的。他對斯佩爾說:如果戰爭失敗,這個民族也將滅亡。這種命運是不可避免的。沒有必要考慮這個民族維持一個最原始的生存基礎的問題。恰恰相反,最好由我們自己動手把這些基礎破壞掉,因為這個民族將被證明是軟弱的民族,而未來只屬於強大的東方民族' 俄國'。而且,在戰爭以後留下來的人不過都是劣等貨,因為優秀的人已經戰死了。
因此第二天,這位最高統帥公佈了他那臭名昭著的“焦土”政策的指示。
元首的秘書馬丁·鮑曼在3 月23日也發了一道同樣野蠻的命令,這位膽小如鼠的人物現在在希特勒宮庭中的地位超過任何其他納粹暴吏。斯佩爾在紐倫堡法庭上敘述道:鮑曼的命令旨在把德國東部和西部的人口,包括外國工人和戰俘在內,移至德國中部。數以百萬計的人必須徒步旅行。對他們的生存,沒有準備任何條件,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也沒有辦法準備。
這勢必要造成不可想象的饑荒。
假如希待勒和鮑曼的其他命令——他們還發出一系列的補充指示——都付諸執行的話,數以百萬計的尚未在戰爭中死去的德國人也要送命了。斯佩爾在紐倫堡法庭上總括各種“焦土”命令說,必須摧毀的有:所有工廠、所有重要的電力裝置、自來水廠、煤氣廠、食品店、服裝店;所有的橋樑、鐵路和交通裝置;所有的河道、船隻;所有的機車和貨車。
德國人民之所以能夠倖免這一次最後的災難,除了因為盟軍的進展神速使得這次巨大破壞無法執行之外,是由於斯佩爾和一[1105]些軍官盡了他們非凡的努力。他們(終於!)直接違抗希特勒的命令,在國內四處奔走,保證重要的交通、工廠和商店不被那些死心塌地服從命令的軍官和納粹黨棍們所炸燬。
德國陸軍的未日現在來臨了。
蒙哥馬利元帥所率領的英加軍隊,在3 月的最後一週渡過下萊因河,向東北推進,直趨不來梅、漢堡和波羅的海邊上的盧伯克。同時,辛普遜將軍率領的美國第九軍團和霍季斯將軍率領的美國第一軍團分別迅速地從北面和南面繞過魯爾區。4 月1 日,他們在利普施塔特會師。莫德爾元帥的B集團軍,包括第十五和第五十裝甲軍團,共計21個師,被包圍在德國最大工業區的廢墟之中。它們撐持了18天,在4月18 日投降。德軍325000名官兵被俘,其中包括30名將官,但莫德爾不在其內。他不願做俘虜,自殺身死。
莫德爾的部隊在魯爾的被圍,使得德國西線出現了一個200 英里寬的大缺口,美國第九軍團和第一軍團的部隊已無須再牽制魯爾區,現在正透過缺口直趨德國心臟易北河。通往柏林的道路已經大開,在美國這兩個軍團和德國首都之間只有幾個零星潰散的德國師。4 月11日晚,一天內挺進了大約60英里的美國第九軍團先頭部隊到達馬格德堡附近的易北河,第二天就在河岸建立了橋頭堡。美國人離柏林只有60英里了。
艾森豪威爾現在的目的是要在馬格德堡與德累斯頓之間的易北河上與俄國人會師,把德國分裂為二。雖然艾森豪威爾遭到丘吉爾和英國軍事首腦們的嚴厲抨擊,責備他沒有搶在俄國人前面到達柏林,因為對他說來這本是輕而易舉的事,可是艾森豪威爾和他的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部的參謀們此時卻急於要想同俄國人會合以後馬上向東南進攻,以便奪取所謂“民族碉堡”。
據說希特勒正在那裡聚集殘部,打算在南巴伐利亞和西奧地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