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禮物也都到了,現下還在鳳儀宮,只有謝朝陽的禮物是皇帝那日親自帶回來的;而眾人的禮物則是昨天由驛站隨奏摺一塊送來的,才得以送到我面前。至於為何我現在才看到禮物,是因為此前皇帝大人有令,在他本人還未曾送禮之前,其他人的禮物一概押後送達。
我轉頭看向皇帝,他倒是沒有辦法不好意思,直接向我提出了他的建議。按照碧落朝儀,皇后的生日——法定的千秋節,皇后要在光明殿接受百官朝賀,並在鳳儀宮接受內外命婦朝賀。但是我畢竟身懷有孕,不宜操勞,因為不妨就在行宮設宴,讓所有的人都到臨潼來朝賀,一切從簡的原則我是贊成的,但是隻是為了我一人的方便,就興師動眾讓百官以及內外命婦集體轉移,實在說不過去,所以只好拒絕他的提議——態度堅決,語言婉轉。
皇帝有些鬱悶,但是也沒有特別反對,只是將李福海先派了回去,說是檢查千秋節的籌備情況。我們則在第二日出發,趕在夕陽落山之前回去就好。
一路奔波回到皇宮,天陰沉沉的,正是晚膳時分。龍輦轉過彎來,便看到花枝招展的人群,齊刷刷地跪倒在龍泉宮與鳳儀宮之間的夾道上,恭候我們的到來。不用說,各殿嬪妃早已經接到訊息,皆是按品大妝,傾巢出動,只為皇帝龍目一閱。心裡泛上一陣膩歪,終究是逃不開,躲不過,行宮裡的歡樂是虛幻,眼前的才是真實。
按下就此調頭而去的衝動,起身搭上皇帝伸過來的手,卻被他出力一帶,抱下了車。耳邊傳來錯落有致的鶯聲燕語:“臣妾恭迎陛下和皇后娘娘回宮。”
皇帝仍舊抱著我,表情淡淡,聲音則更淡:“一路勞頓,朕與皇后也累了,諸卿跪安吧。”說完便抱著我往鳳儀宮走去,我將頭埋在他懷裡,讓他寬闊的肩膀,擋去所有嫉妒與惡意的刀光,這些人心心念念盼了許久,卻換來這樣的輕描淡寫的打發,心中的什麼滋味可想而知。這個男人啊——
“怎麼了,彎彎?”他發現了我的不同尋常,輕聲問道。我搖搖頭沒有回答,任由他將我抱入鳳儀宮中,宮門在身後闔上,發出沉悶的聲響,我聞到了風中溼潤的味道,一場大雨就在眼前……
黎明早起,雨後清涼的空氣讓人心情開闊。焚香沐浴之後,再將肚子填飽,魚姑姑帶著疏影暗香帶著一群宮女開始圍著我忙前忙後。一大早就來跑來向我恭祝生辰的頤馨,也是好奇的跟著暗香轉來轉去,鳳冠捧了上來,讓我想起了除夕戴它去祭祀的慘痛經歷,腦門上立即升起了小丸子式的三條黑線。我求助的看向正坐在窗前的榻上批奏章的皇帝,皇帝似有覺察,抬起頭看著我,又看看那鳳冠,說道:
“鳳冠就免了吧,皇后如今不同平常,一切以皇嗣為重。”
我長出了一口氣,暗香將皇帝送的那根雲紋同心結髮帶又找了出來,將頭髮挽起。皇帝走過來,疏影遞上一隻錦盒,皇帝從裡面取出一件首飾,小心的戴到我頭上:“這枝鳳凰累珠華勝,就權作為朕送給皇后的生日之儀,戴著它也是一樣的。”
皇帝送給皇后的禮物麼?我看向鏡中,額前的明珠顆顆飽滿,大小一致,這樣的一件禮物,只怕也是費了不少心。
按照規矩道過謝,然後任憑她們在我的臉上塗塗抹抹,還好每年就幾次,忍一忍就過去了。皇帝最後端詳了一下,點點頭表示滿意,吩咐留守的人將頤馨送到上書房,這才扶我起身,一起上了龍輦,往宗廟的方向去了,完成千秋節的第一項任務——拜宗廟。懷著身孕,只能行半禮,其他的禮數,本應由王珞和趙芳菲如今這兩位後宮品位較高的嬪妃代行,但是皇帝以冠冕堂皇的“夫妻一體”為由,自告奮勇。
從宗廟出來,第二件事就是到主人不在的太后寢宮行禮。從長寧宮出來,這才進入今日的主題——大朝賀。皇后於光明殿接受百官朝賀。
浩浩蕩蕩的儀仗左右護衛,才進了龍泉宮,就聽到教坊和聲郞們的黃鐘大呂的《龍鳳引》。在這頌聖的音樂聲中,皇帝牽著我的手,一同在龍椅上落座。左宗室,右百官,晏殊和雲逍站在最前面,晏殊還是那張仙人臉,在四目相接之時,對我風輕雲淡的一笑,一如從前;雲逍卻明顯的消瘦了,眉宇之間透出鬱郁之色。見我看他,便垂下眼,遮住了所有的情緒。
我來不及分辨心裡的感覺,百官已經在他們的帶領下向我下拜。然後《天香鳳韶之曲》奏響,丞相晏殊代表百官上前致辭,他的聲音配合著清越的曲調,更顯動聽:
“寶殿光輝晴天映,懸玉鉤珍珠簾櫳,瑤觴舉時簫韶動。慶大筵,來儀鳳,昭陽玉帛齊朝貢。贊孝慈賢助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