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頭是一個三角形,正前方用金粉寫著一個大大的壽字,整座棺材大概有三米長,寬度有兩米左右,高也要有一米二三。
當時我只認為那是一口巨大的棺材,後來上了大學學了考古之後我才知道,那並不是我們俗稱的棺材,而是叫槨。古代有身份的人死了之後會有棺槨,棺就是我們俗稱的棺材,裡面放著墓主人的屍體和一些墓主生前最看重的物品,而槨是套在最外面的一層。
槨裡一般並沒有什麼陪葬品,因為他是放棺材的地方,基本上沒有多餘的縫隙放置陪葬品,但也有例外,有時候槨裡也會有一些陪葬品,但大多數都是一些絲帛織品,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棺槨下葬的時候引起碰撞,驚動躺在棺材裡的死人,只是起到一些減震的作用而已。
我看著那口巨大的棺材由七八個人抬著朝那件存放出土物品的教室走來,心裡有一種特別異樣的感覺,於是也著急起來。
一著急,猛然就發現東面那顆靠近教室的大樹有一根大腿粗細的樹杈延伸到了教室的房頂上,看上去距離教室最多也就是一米左右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