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而成人的本性圖文思維能力的生成,則將是一個較為漫長的修身實踐過程,只有少數願弘、志大、毅力堅強者和緣法福慧具備者,才可能闖入其中切身體驗。
古代內觀式的經典誦讀,就是道學慧性教育的一個極其普遍的學習方式。內觀影象、內觀文理、內觀字形而進行誦讀,就是道學慧性教育方法的一個重要特徵,也是自然培養圖文思維能力的方法。這一點,與儒學智慧教育的單純後天智識式的吟誦全然不同,也與佛學中的唸誦方法具有一定的差別性。道德根文化教育方法中觀誦的方法,能夠極其有效地將人人體內本來蘊藏的但卻處於沉睡和被後天智識所遮蔽的性慧生理機能加以復甦,使識神不再障礙丹元主持慧能的運用,從而產生圖文思維能力。使人們的慧與智同步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慧智雙運同行的目的。圖文思維能力的生成和啟動,是丹元在大腦當中展開工作的一個外在標誌。這個檢驗標誌,圖文思維一旦在孩子身上出現,也就標誌著孩子的靈慧啟動,丹元開始能夠進入右側大腦中全面進行工作,也是就是一個量化的檢驗標誌。所以,經典誦讀要加以注意發現和正確地進行引導,使其穩定和深化。
道德根文化中慧性教育的觀誦方法雖然簡單易行,可是現代人卻大多數人受儒學吟誦方式數千年的影響,以及精氣神非科學的誤導,在德慧智教育理念的推廣中,道學的慧性教育、影象思維法的培養,並不是很容易輕易接受而且施行的現象。因此,應當使用培養圖文思維法的教學理論和方式,去帶動觀誦這一簡單易行的教學方法。
對於某些儒學智慧教育觀根深蒂固的個人、家庭、地區,如果運用培養兒童影象思維的理論,也無法說服接受的,那麼觀與誦在某一個階段和時期中,只好委曲求全地暫時分解開來,還是暫時屈從於儒學的智慧教育觀,誦而不觀,只能因地、因人制宜地掌握。善巧方便地把握住“和而不同”,順應這種社會的暫時性,誕生出不離德道文化教育根本原則,卻又能適應社會需求的靈活教育方法。
只要能堅持誦讀老子《德道經》,無為而治就在其中,雖然拒絕觀誦,那麼圖文思維能力的產生可能滯後,慧靈的真實產生受到一些制約,但是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兒童們的性慧基因,抵消唯智教育所產生的副作用力,將人們的性慧基因與圖文基因的生理功能,啟迪開發於無形之中,順應人們智識的需求而引領其返樸歸真。當影象思維能力自然產生以後,再進行理論指導,也就容易接受觀誦的強化和保護作用。
。 想看書來
如何具體展開慧性圖文思維教育(1)
下面,就談談如何具體展開慧性圖文思維教育。
教育方法,能不能使接受教育者順利進入慧性圖文思維模式之中,這是智慧教育和慧性教育的分水嶺,也是慧與智是否能夠實現同運的關鍵之處。因此,道學慧性教育系統,自古以來就針對讓心陽丹元沒有障礙地進入右腦辦公室、進行慧性圖文思維工作,設定了極其全面的教育方案和方法,只是需要我們從老子的五千言當中將它們解讀出來,並且應用伏羲的易道文化和黃帝的法道文化精華,將它們轉化成為現代文化模式。簡而言之,成人的教育過程比較複雜,因為成人的智慧教育已經固化於身,存在著一個心陰識神修善、歸正、合德的漫長煉己過程,離不開把握住精氣神,而修心、修性、修品、修質等等系統繁多的重新再造過程,總稱之為“修身守一”。所以,有關專題在黃老修身學當中去討論才行。而對於十六歲之前的孩子教育而言,則相對簡單。特別是八歲之前,後天智慧意識尚未完全展開,心陰識神還未能“大權獨攬”,心陽丹元最容易直接進入右腦當中開展圖文思維,所以嬰兒養虛、幼兒養性階段是慧性圖文思維教育的黃金期。那是黃金期,這才是“黃金”。
我們畫了一張圖表來濃縮慧性圖思維教育。這個圖表濃縮的內容較為廣泛,涉及到教育工作施用於人體的0歲至16歲,並且包括16歲以上的各階段。愛好者可以自己慢慢研究,細緻消化,進入具體應用。在系統性上注意掌握好這個表上六行的內容,只有把上六行的內容都掌握好了,建立整體認識在普通的情況下、在常規的情況下具有哪些發展特點,再來注意自己將孩子這一教育物件的“列”區掌握好,自己孩子現在的年齡區哪一列,是在嬰兒養虛階段?還是哪個階段,也要掌握好,然後再在下兩行中把握教育方法和教育的關鍵內容。在這裡,只是簡列這個表沒辦法承載的內容,再給大家強調一下。
性慧圖文速記教育分析
嬰兒養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