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齊蕭前腳一走,阿杏就一下撲到床榻邊,毫無顧忌的大哭起來,一會兒哭道這二日的擔憂,一會兒又哭張曦君苦盡甘來,滿口的語無倫次。
&esp;&esp;英秀不比阿杏經上次劫難後性子雖冷了一些,卻也越發的孩子樣,她一貫的知事,尤其是進了長安王府以後,做事可說是更加的妥當,她只是無聲的落下淚來,隨即輕輕轉首拭了,就攜了一室的侍女內室齊齊跪下來賀喜道:“恭喜夫人。”齊聲恭賀過,她抬頭笑道:“夫人身子一向虛寒,御醫卻說小主子在夫人腹中住得極安穩,想來一定是個和王爺一樣英武的小公子。”這話說得極是討喜,一個子嗣,無論是對整個晉王府而言,還是對齊蕭與張曦君來說,都是迫切所需,且又在此之餘,告之張曦君腹中胎兒安好,她儘可放寬心。
&esp;&esp;張曦君聽得會心一笑,齊蕭的話不如英秀來得仔細,得知孩子還牢牢的在她腹中到底更安心。而且若此胎是個男孩也真不錯,畢竟這個世上男孩更容易安生立命。只是在過去的那五年中,她曾改變了獨善其身的想法,任孩子順其自然的而來卻不得,如今在這個時候偏又來了。
&esp;&esp;張曦君撫著小腹想著,一時卻心緒複雜難言,雖是欣喜,卻也惶然,還有那說不清也道不明的淡淡愴然。
&esp;&esp;“夫人,您剛醒來,身子還弱,不宜服藥,得先用清淡的吃食方可。”見室內透著喜氣,沒有齊蕭在時的人人自危,御醫在張曦君讓起身時道。
&esp;&esp;昏迷兩日一夜,確實有些腹餓,如今又有孩子,張曦君不敢有半分虧缺自己的身子,她忙點頭笑道:“還是大人想得周全。”
&esp;&esp;御醫姓李,世代行醫,移居長安已有百年,家族繁衍早逾數百,如今全族人皆受齊蕭挾制,李御醫如何敢有半分懈怠。他聞言又恭敬請示道:“屋子裡熬著藥,看夫人方才孕吐,應該不厭藥味。廚房裡雖備有多種吃食,不過老臣看還是食用藥膳粥,可好?”
&esp;&esp;張曦君對方才乾嘔心有餘悸,自是聽李御醫安排,她點頭道:“就依大人安排。”
&esp;&esp;得了吩咐,英秀領了兩個侍女去奉吃食,李御醫自去屋角照拂藥爐,阿杏守在床旁近身伺候。
&esp;&esp;彼時應是夜裡,屋子裡燈火晃晃。張曦君看著阿杏又紅又腫的眼睛,知是這幾日未歇息好又哭得厲害,心中不由感動,遂要安慰,就聽內室大門“吱呀”而開的片刻,有十數人異口同聲的聲音傳來:“……請晉王跪接聖旨……”
&esp;&esp;話語未完,門扉應聲而關,將聲音隔絕在外。
&esp;&esp;張曦君心下一動,安慰的話當下一止,她只輕輕叫了一聲,“阿杏。”
&esp;&esp;阿杏聞聲抬頭,紅腫的眼睛裡微有不解。
&esp;&esp;張曦君掃了一眼屋中剩下的七八名侍人,她也不語,只在阿杏手中寫下“聖旨”二字,然後看了一眼緊緊掩著的門窗。
&esp;&esp;阿杏性子雖直,到底也在王爺多年,她當下會意,起身說道:“李大人說夫人落水是不能見風,可屋子裡一股子藥味夫人聞著也難受,奴婢把帷幔放下來擋著,想必就是開了窗,風也吹不到夫人這來。”
&esp;&esp;說話的當頭,阿杏已隨手指了兩侍人放下離床一丈之外的帷幄,她也動作極快的支起炕旁的窗戶。
&esp;&esp;待她撩簾而回時,廳堂裡已有聲音隱隱傳來。
&esp;&esp;“……拒不聽旨,視同抗旨不尊……晉王您衷於朝廷,未讓世人與皇上誤以為您有抗旨之嫌,還請晉王速接聖旨,也讓我等早日回去覆命……”
&esp;&esp;一個滿口京腔的中年男子聲音長篇大論的說完,卻半晌未得齊蕭回應,只聽河間王王妃充滿擔憂的聲音又勸說道:“王爺,我知你擔憂貞淑夫人才未接聖旨,可看剛才退出來的幾個侍女,想來是貞淑夫人已醒,王爺也該安心了。”語氣猛然加重,字字誅心,聲聲指責,“可現在王爺拒不接旨又是何意!?難道王爺真想讓整個王府背上謀逆之罪才會悔悟!?若是這樣,與其等到那個時候,不如讓我現在就去向老王爺當面請罪!”
&esp;&esp;“太妃息怒!”
&esp;&esp;“太妃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