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衙內 作者:九十八度

工要訊、本刊徵文、幹部與人才、調查報告、工作研究、工作交流、黨員論壇、先鋒業績、縣委書記論壇、基層黨建、學習參考、論點摘編、資訊傳真、報刊黨建論文要目等。

《黨建研究》的兩位記者,來潛州的主要目的,就是採訪報道關於潛州市正在全面鋪開的那個“農村支部書記選拔培訓”工作。

農村支部書記選拔培訓工作,先是在白湖縣試點,獲得成功之後,今年在全市所有區縣鋪開,各地農村黨支部,陸續進行換屆選舉,將一些年輕,有知識有創造性思維的基層黨員,選拔為農村黨支部的帶頭人。這個工作,在白湖縣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絕大部分農村支部換選了年輕的帶頭人之後,支部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的進步。湧現出一批新時期的農村工作領路人。白湖縣的農村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尤其是縣裡搞的特色養殖,休閒農業等新專案,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今年年初在全市推廣之後,各地農村黨支部換屆選舉工作順利進行,在潛州市委的正確引導之下,情形良好,很多地方都湧現出一些“強有力”的支部書記。

這個工作,從一開始試點,就獲得了A省省委組織部的重視,隨後獲得了中央組織部的肯定。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運作,逐漸趨於成熟,從理論到實踐,均有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性比較強的方式方法,已經具備了在更大範圍內推廣的條件。

《黨建研究》雜誌的兩名記者,在潛州市受到了熱情的接待,市委書記韓旭親自陪同兩名記者在白湖縣和另外幾個縣的農村進行了為期四天的考察。

雖然說《黨建研究》是權威性的理論刊物,深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黨建研究》的記者,也確實當得起各地領導人的高度重視,然而由市委書記全程陪同,深入農村考察四天,在潛州市,乃至在全國範圍內,均是極其罕見的情況。這樣的待遇,也從另一個側面折射出此事在韓旭心目中的分量。

《黨建研究》的兩名記者。對於在潛州的所見所聞,非常讚歎。

除了韓旭和組織部長鬍知運對此事重視非常,其他的市委班子成員,一開始的時候,採取的是比較謹慎的觀望態度。原本這個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也應該是全體班子成員的驕傲。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觀望”情形,主要還在於眼下潛州的詭異局勢。

貌似因為查封無證礦企,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市長柳俊同志比較的被動。時至今日,網路上還是不時爆出隱射攻擊柳市長的文章。此時忽然演了這麼一出,似乎是在為韓旭書記臉上貼金,兩相對比,料必柳市長會比較失落。柳系常委們擔心自己表現得過於熱情了,會引起市長同志“惱羞成怒”但是很快,大家的態度便都轉變了。

轉變的原因,還是在於柳俊同志的態度。

柳俊對於《黨建研究》雜誌社兩名記者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私下與幾名柳系常委溝通的時候,對此都予以了充分的肯定,要求大家全力支援配合,讓記者此番採訪,能夠順利完成。

柳市長的指示。得到了迅速的落實。記者所到之處,都受到了熱情的接待。

市委書記親自陪同記者考察,竟然需要市長背後支援,這種情形,確實也是足夠詭異。韓旭心中作何感想,恐怕不足為外人道了。

不管怎麼樣,記者同志的採訪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黨建研究》的記者剛一離開潛州,第二撥記者隨之而來。這撥記者的來頭更大,乃是《人民日報》的兩名資深記者。他們來潛州的目的,與《黨建研究》雜誌社的記者相同,也是為了採訪報道農村支部書記選拔培訓的工作。

《人民日報》雖然不是專門的黨建刊物,但作為黨中央的喉舌,其在媒體中的地位,無可比擬。地方黨建和經濟建設工作,能夠得到《人民日報》的肯定,那是一種極其了不起的榮耀。

韓旭同志十分高興,給予《人民日報》社記者幾乎同等的待遇,還是差不多全程陪同考察。

但是這一回,有人有意見了。

有意見的是婁海英同志。

自從胡知運到任之後,海英書記非常不爽。這個可以理解。以前馮玄暉在任的時候,兩人均是柳系干將,通力合作,親密無間,攜起手來,將韓旭架在半空之中,尷尬非常。自來很少有一個黨群副書記,能夠做得如同海英同志一樣威風顯赫的。這種大權在握的感覺,不是一般的好。

胡知運一到,幹部工作上。海英書記的話語權自然受到了很大的削弱。不過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幹部工作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