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柳俊他們是怎麼想的?
不是非常重大的利害之爭,班子成員焉會輕易去得罪丁玉舟?
如今崔福誠明確表了態,不管常委會最後形成何種決議,崔福誠都要算是拉著柳俊等人向自己靠攏了一步,特別是柳俊,要算是欠了他崔福誠一個人情。加上長河高新區是屬於崔福誠分管的,丁玉舟很可能就此將柳俊劃入崔福誠的陣營。
如此“劃分”雅非柳俊所願。
剛剛調任,立足未穩,就與市委一把手“對立”殊不明智。
當然,“遲固事件”是個例外。
事實上,柳俊先前當面向丁玉舟反映遲固的囂張跋扈,就是依照組織原則來的。遲固是高新區工委副書記,正處級市管幹部。不配合他的工作,理所當然要向市委書記反映。丁玉舟也有義務幫他理順這中間的關係。
市委書記,管的就是這個協調工作。
至於遲固不聽丁玉舟的招呼,擰著脖子與他柳俊作對,現在機會來臨,柳俊堅持要下狠手查他,也是理所當然。既然你市委書記都理不順了,我柳俊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下屬在自己面前囂張跋扈。不磨平這個刺頭,以後工作沒辦法開展。
事關個人前途,和高新區工作的順利展開,也只能不買市委書記的賬。
這一點,相信丁玉舟也能夠理解。丁玉舟自己,在數十年官場鬥爭中,應該沒少幹過這種事。
可是明白無誤的站到崔福誠的陣營裡,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
柳俊估計,原本很有把握的事情,由於崔福誠的表態,會起波瀾了。因為已經不再是就事論事,演變成書記和市長之間的博弈了。
“崔市長的意見,我有不同的看法。”常務副市長杜文若推了推眼鏡,慢條斯理地說道。
這個時候。也該他出面說話了。
丁玉舟在玉蘭市根基深厚,平日裡看上去,似乎沒有多少不同的聲音,大家都是丁派幹部。細論起來,政法委書記孟繼良和常務副市長杜文若,才是丁玉舟最親信的嫡系。甚至杜文若的親近,更在孟繼良之上。據柳俊所知,三年前丁玉舟正位市委書記的時候,向省委領導推薦的市長人選,就是杜文若。當時杜文若已經是常務副市長。
後來不知道省委出於何種考慮,最終沒有選中杜文若為市長候選人,而是將崔福誠調了過來。雖然如此,卻也給了杜文若很大的安慰,黨內職務由市委常委調整為副書記,行政級別也調整為正廳級,基本上與崔福誠一般無二。
孟繼良身上,多多少少還帶著一點遲安峰的印記。丁玉舟寵信孟繼良,也有穩定本土幹部人心的含義在內。畢竟很久以前,丁玉舟是從國家部委下來的。在A省奮鬥多年,已經很好的融入了本土幹部的團隊,終歸“血統”上,不是那麼純正。
遲安峰才是最正宗的本土幹部,甚至比省委書記靳秀實還要正宗。
“我認為,向駐軍賠禮道歉,嚴厲打擊夜帝夜總會,都是必須的。但是,有沒有必要因此大起株連呢?我看就要慎重考慮了。谷從政同志,完全喪失了一個領導幹部的立場,甚至是喪失了一個普通群眾應有的公德心和羞恥心。這樣的幹部,我建議市委予以嚴肅處理!”杜文若緩緩說道。
柳俊注意到,田弘正的嘴角,略略牽動了一下,神態有些不屑。
關於杜文若與谷從政之間的矛盾,柳俊多多少少也聽聞過一些。谷從政以前,和杜文若爭奪過常務副市長的位置。那時杜文若是後起之秀,谷從政的資歷比他老得多,原本很有勝算。只是杜文若手段高明,取得了丁玉舟的完全信任,就此壓過了谷從政一頭,將常務副市長位置搶到了手。但兩人之間,也就產生了很深的隔閡。
考慮到谷從政很快就要退二線,杜文若也就不過為己甚。畢竟欺負老同志,不見得有一個光彩的名聲。
不過現在谷從政自己將大好機會雙手奉送到杜文若手裡,杜文若焉能不落井下石?
時時刻刻不忘記排除異己,這是田弘正不屑於杜文若的原因。
但是杜文若此時將谷從政拋了出來,卻不僅僅是為了“報私仇”乃是要給遲固找一個替罪羊。因為這個事情鬧得很大,不處理一兩個夠分量的幹部,說不過去。谷從政是副市長,級別在遲固之上,拿他開刀。對方方面面都更好交代。
“至於長河區的幹部,比如說遲固同志吧,我認為還是要以批評教育為主,適當的給予組織處分。遲固同志比較年輕,工作經驗方面,略略欠缺一些也是有的。犯了錯誤並不可怕,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