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瀚湖市提出這個要求,很是合理。
問題是從瀚湖市到大寧市之間,差不多有一百八十餘公里距離,而且比較前兩年來說,今年物價又有所上漲,所需要籌措的資金在二十二個億以上。無論是瀚湖市、大寧市還是省財政,都感到巨大的資金壓力。
“同志們都談一談吧?”在張光明介紹完情況之後,廖慶開循著慣例徵詢班子成員的意見,目光落在常務副省長葉春林和大寧市委書記柳晉才臉上。
純經濟建設的問題,其他常委一般不會發表很深入的看法。葉春林是主管經濟的常務副省長,柳晉才是與此事有關聯的大寧市委書記,而且比較擅長抓經濟建設,因此廖慶開主要是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這個是好事,雖然財政上面有一定的困難,我認為還是應該考慮立項。資金方面,可以向中央求援。”葉春林說道。
張光明不為人察覺的皺了皺眉頭。
倒不是他反對葉春林的說法,而是中央財政也很吃緊。打“上頭”的主意,希望不大。
柳晉才想了想,說道:“我原則上同意春林省長的意見。資金方面,估計還是要靠我們自籌。這條路在大寧市境內有大約七十公里左右,大寧市可以籌集三到四個億的資金。”這位還是嚴謹的工作習慣,上任數月,對大寧市的家底摸得比較清楚。
張光明說道:“瀚湖市方面,對修路熱情很高,也可以自籌六個億左右的資金,省財政可以擠出四個億左右,如果中央財政能再支援一點,我看可以先立項了。”廖慶開點點頭:“既然如此,我看可以立項。請光明同志和省政府全面籌劃好這件事情。”“好的。”張光明點頭應諾。
廖慶開便環顧會場,準備做總結。
“廖書記,我有一點意見要說說。”這個時候,省委宣傳部長孔澤原忽然說道。
“澤原同志,請講。”廖慶開客氣地道。
孔澤原五十三四歲年紀,臉皮白淨,很有讀書人的氣質。周先生調任政研室副主任後,從中宣部空降下來的幹部,平日與胡為民走得比較近。
“廖書記,張省長,各位同志,近來各地宣傳部的負責同志不斷來函來電,說是目前有一種很不好的輿論導向,有人試圖為當前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潑冷水。同志們都很氣憤,認為必須要正本清源,好好駁斥一下這種歪風邪氣,正確引領輿論導向……”孔澤原說著,眼光不經意地停留在柳晉才臉上。
柳晉才默默端起茶杯喝水。
廖慶開不動聲色地說道:“你們宣傳部的意見呢?”孔澤原推了一下鼻樑上的眼鏡,說道:“我們宣傳部認為,既然基層大部分同志都有這個要求,那就不妨就這個問題,展開一次全省範圍內的討論。”“其他同志的意見呢?”胡為民咳嗽一聲,緩緩開言:“我認為,澤原同志這個意見很好。輿論宣傳歷來都很重要。對於不正確的輿論風向,就是應該堅決駁斥。不然的話,就會把基層黨員幹部的思想搞混亂。”“也不能這麼說嘛,每個人都有權利發表自己的意見,只要不是故意破壞改革開放,不同的意見也是可以提的。可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張光明微笑著說道。
“省長說的很有道理。問題是已經給基層的同志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亂,我認為省委還是應該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態度,也好讓基層的同志安心工作,不被錯誤的輿論所影響。”孔澤原也微笑著說道,卻在不經意間給柳俊那篇文章的觀點定性為“錯誤”廖慶開擺了擺手,說道:“既然要進行討論,那麼誰對誰錯,暫時不要輕易下結論。等討論過後再看吧。”“廖書記同意展開討論了?”孔澤原急急問道。
廖慶開笑道:“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歷來是我黨所提倡的嘛。民間都有一句俗話,叫作‘話不講不清,理不辨不明’。既然有不同的意見,當然應該允許討論。”
第404章 處分決定
省委常委會開過之後第二天,《N省日報》上頭便在醒目位置刊登出一篇署名“求是”的文章,標題乃是《改革開放形勢大好——越來越好》副標題是“駁‘危險論’”所謂“駁‘危險論’”毫無疑問是衝著柳俊那篇文章去的。這個倒也沒什麼,自從柳俊的文章發在內參上頭之後,就引起了一場辯論,開始是小範圍之內的,一些理論家紛紛發表各自的看法。隨後就開始撰文,引經據典,或支援或反對。但大都是就事論事。
不過今天省報上發表的這篇文章,卻不僅僅是駁斥柳俊的觀點,而是指責他“憑空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