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部分(2 / 4)

小說:重生之衙內 作者:九十八度

認為,共和國購買“上將號”的目的是為了擁有自己的航母戰力。一時之間,“東方航母威脅論”甚囂塵上。“上將號”從黑海造船廠啟程透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時,遭遇到北約某國的百般阻擾,耽擱了很長的時間。

名義上,該國不允許“上將號”透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是為了該海域其他船隻的航行安全,實際有很深的政治和軍事考量在內。

“上將號!”儘管未曾竣工,卻實實在在是一艘現代化的大型航母。經過合適的改裝,“上將號”有可能投入現役。

“基本上可以在明年完工。相控陣雷達系統,火控雷達系統和艦載防空導彈系統都已安裝完畢。動力系統也正在改造。一切順利的話,明年下半年可以下水試航。”

何東進言簡意賅地做了個解釋。

作為海軍司令員,何東進對“上將號”寄予了厚望。

因為年齡關係,何東進也許會在兩三年內退出現役。當然,軍隊內部的年齡界限不是那麼嚴格,如果有需要,何東進也能延長服役期。

“上將號的戰鬥力,到底怎麼樣?”

柳俊將茶水倒入茶杯,一一擺放在幾位叔伯的面前,繼續隨口問道。

無疑,今天武秋寒親自打電話請他過來,就是為了商議有關“上將號”的事宜。不但在國外存在著共和國的“航母爭論”,在國內,這種爭論一樣存在。甚至在軍隊內部,也有不同的意見。

據柳俊所知,總裝備部部長武秋寒上將,就持反對的意見。

今天這個聚會,至少要在何武系內部統一意見。

而柳俊的意見,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外界的人,很難想象柳俊對何武系的影響力,到了何種程度。要打造強大的水面作戰力量,並非朝夕之功。也許等共和國的航母戰力真正成型之日,正是新生代領導人登上神壇之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柄利劍,是專為柳俊這一代領導人打造的。

何東進說道:“上將號比較而言,只能算是中型航母,常規動力,作戰航程和作戰能力都受到很大的限制。真正對抗的能力,是不具備的。主要是起個訓練和摸索經驗的作用。”

何東進儘管是堅定的“航母理論”支持者,對“上將號”的作用還是有著客觀清醒的認識。那些以為憑藉一艘航母就能打造海上強國地位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

武秋寒雙眉微微一皺,說道:“我還是那個看法,不適用。花費太大。”

這也是武秋寒一直以來,反對建造大規模航母戰鬥群的理由。

“上將號!”本身,不是核動力航母,如何東進所言,作戰航程和作戰能力都大受限制。與美國十萬噸級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比較而言,完全不在同一個層級之上。而且最少需要擁有三艘在役航母,才能真正形成航母戰力。

中型常規動力航母縱算形成了作戰能力,面對數量和質量都佔絕對優勢的“假想敵”,真正開戰,說白了就是幾個活靶子而已。但維護一個航母戰鬥群,卻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單純從經濟上算賬,這個價效比很低。

何東進笑道:“秋寒,你還是死抱著你那個潛艇戰略不放……”

武秋寒也不否認,淡然說道:“潛艇省錢省事,目標也沒有那麼明顯。威懾力遠遠大過水麵艦艇,我認為現階段還是應該以發展水下戰力為主。”

說起來,武秋寒的觀點,與二戰時德國海軍元帥鄧尼茨有些類似,與前蘇聯的海軍決策層的觀點也很相近。

德國因為地域關係,傳統上陸軍超強,海軍的發展,一直趕不上英國等老牌海上強國。發展大型水面艦艇,目標大,很容易引發軍備競賽。尤其重要的是,大型水面艦艇對造船技術,電子技術以及艦載武器裝備的要求極高,是一個綜合性的大工程,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對國力的要求也很高。在大型水面艦艇方面和海上強國搞硬碰硬的競爭,獲勝的難度很大。二戰期間,德國海軍上將鄧尼茨就提出了潛艇的狼群戰術。以成群結隊的潛艇,切斷大英帝國的海上運輸線,活活將英國拖垮。應該說,鄧尼茨這個潛艇戰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若不是美國海軍及時參戰,為英國商船護航,英國真有可能撐不過去。

德國儘管是二戰中的戰敗國,鄧尼茨本人卻受到了普遍的尊重,甚至他的敵人也對他讚譽有加。他獨創的狼群戰術,也被世界各國海軍視為經典戰略,廣為研究。

前蘇聯在冷戰期間,就採用了鄧尼茨的潛艇戰略。

因為電子裝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