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燾指出,舊城改造,應該主要立足於搬遷,而不是傷筋動骨的搞大工程。舊城有舊城的風貌,目前之所以顯得髒亂差,關鍵還在於人口密集,缺乏治理和維護。如果舊城區的人口密度降下來,再加上一定的治理和維護,舊城也能煥發出新貌。
李燾在報告中用相對較多的篇幅闡述了這個問題。
李燾說,熱衷於將舊城拆毀重建,其實是一種鋪張浪費行為。往往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後,效果並不理想。最重要的是。隨意將舊城拆毀,事實上是人為破壞了玉蘭市的千年文化傳承。一個高品位的城市,不僅僅應該只有鋼筋水泥澆注的高樓大廈,也不僅僅應該只有綠化草地和合抱大樹,還應該有自己的文化底蘊、內涵與傳承。
舊城是城市最可寶貴的組成部分,不能隨意拆毀,要儘可能原模原樣儲存下來。所以,市政府計劃在今後幾年之內,逐漸的將舊城區的居民遷出一部分,再撥專款,對舊城進行維護,務必要使舊城煥發出新的光彩來。
柳俊對這一段的評價極高,寫了四個紅字:精闢之至!
這份經過柳俊詳細審閱並加了許多批語的總結報告,從書記辦公室傳回到李燾手裡後,李燾心裡也湧現出幾分感動。柳俊果然不愧是柳晉才的兒子,工作細緻無比。這樣一份在別人看來純粹官樣文章的總結報告,到柳俊手頭一批,就變成了錦繡文章。
而柳俊對他城市建設理念的認同,也使李燾對柳俊的觀感在發生著某種細微的變化。
這位年輕的上司,確實對他治理下的城市和百姓,有著深厚的感情。
李燾著重講了舊城改造,還有一個意圖,就是想以此為“教材”讓玉蘭市所屬區縣的舊城改造,均有一個可以借鑑的藍本。
關於環境保護問題,李燾的見解談不上十分獨特,但是很到位。
他說:“同志們,環境保護,是一個新名詞,對於我們來說,好像是最近幾年才開始接觸這個名詞。很多同志,或許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有一部分同志,可能認為。只要實現了花園城市規劃,我們的環境保護就到位了,其實不然!環境保護,最主要的體現,其實不在於城市有多少綠化,而在於我們的群眾有多文明。所以,環境保護,既是一個硬條件,又是一個軟環境。在加強城市環保的同時,我們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對全體市民的教育。讓大家認識到,環境保護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僅僅是某一部分人的事情,而是我們全體市民共同的義務和責任。”說到這裡,李燾又揮動了一下手臂。
“在這裡,我要著重表揚花林開發區的王良旭同志和烏仕江同志。眾所周知,花林開發區是重工業區。在我們大家的心目中,重工業區就是機器轟鳴,到處都是油乎乎的。但是,花林開發區不是這樣。同志們有空可以去那邊看看,花林開發區道路寬敞,整潔乾淨,綠樹成蔭。所有的工廠,全都掩映在綠化之中,而所有的工廠,也全部均是花園式工廠。整個環境十分的優美,你要是第一次去,說不定會誤以為進入了某個風景區!同志們,這就是本事!是對工作,對環保高度認真負責的態度。所以,我們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不要一味的追求經濟效益,要將環保作為重要條件來考量。如果一個專案,不符合環保的要求,哪怕投資金額再大,產生的效益再高。也是不能引進的。王良旭同志和烏仕江同志,很了不起,為我們帶了一個好頭。”李燾說著,自己鼓起掌來。
全場再一次掌聲雷動。
坐在前排的王良旭與烏仕江便站起身來,頻頻向大家鞠躬致意。
坐在主席臺上的市紀委書記韓勁武與身邊的市委組織部長樊志偉交換了一下眼神,那意思是說,李市長是不是風頭太健了?難道他忘記了,柳書記才是今天的主角嗎?
樊志偉微微一笑,低聲說道:“有一些內容,刪掉了!”韓勁武也便一笑,不再多言。
李燾的這個總結報告,不但送呈了柳書記批閱,其他市委常委,也是人人有份。柳俊也並非每一處均給了很高的評價。在有關城市建設的部分裡,樊志偉記得,原本有一些比較激進的內容。譬如要在玉蘭市建造全省第一高樓,升格一些區縣所屬的經濟區和開發區等等,柳俊便批示了“要慎重,不急著做決定”的意見。
這些內容,便沒有出現在正式的報告之中。
也就是說,李燾看上去很風光,不過這個風光卻掩蓋在柳書記的耀眼光芒之下,沒有柳俊點頭,一些事情便不能幹!
李燾的工作報告,長達三個小時,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