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但官場上看得準,商場上也看得很準,似乎猶在靳公子的眼光之上,果然值得佩服。
李燾指出,市人大的立法準備工作,已經基本上進行完畢,關於平抑房價的法律檔案,有望在今年年初召開的市人大會上予以透過。
李燾要求各區縣和相關的市直職能部門,密切關注地產業的動向,把握商品房銷售的程序,不要引起失控,尤其對於投機資金的大量湧入,要特別在意。
如果玉蘭市持續維持低房價,肯定會引起大量的投機資金和投資資金的進入,攪亂地產市場的正常秩序,令玉蘭市的地產業和市區出現虛假的繁榮,形成另外一種泡沫現象。
這一段話,是原來的工作報告上就有的。柳俊審閱的時候,在這段話下面用紅筆劃了一道槓槓,表示重視。看來李燾對城市建設,還是頗有心得的,看問題也看得比較準。
李燾提出的第三個要求,便是今年要繼續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力爭今年的招商引資總額,不低於二零零三年的總額,爭取更進一步。
應該說,李燾這個目標,定得比較切實。去年因為平抑房價的措施剛剛出臺,全市上下對此事均存在嚴重的“質疑”認為會影響財政收入,進而影響經濟建設的發展。柳俊為了迅速平息這種質疑,要求全市幹部齊心協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培養新的稅源。大夥響應柳書記的號召,拼命招商引資,才出現了外商爭先恐後湧進玉蘭市投資的盛況。
所謂一鼓作氣是也!
今年要想再次獲得大幅度的增長,不大現實,在實際引進和利用外資總額上,能夠達到去年的水準,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除了大力招商引資。李燾還談到了另一個思路,那就是要大力扶持,整頓國有中小型企業和骨幹鄉鎮企業,讓這些企業重新煥發出青春活力,變成新的稅源增長點。李燾特意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騰飛實業發展總公司與市內紅星機械廠及另外一個國有老式機械廠的合併,另外一個例子則是海天集團投資五個億,在花林區建造的大型水泥廠,也一樣的整合了玉蘭市原有的三個老式水泥廠。這種模式,不但增加了市裡的財政收入,更重要的是解決了老式工廠的難題。增加了就業位置,為市裡解決了一大包袱,正是一舉數得的好辦法。李燾鼓勵幹部們多多開動腦筋,多想辦法。
“只要是對工作有利的,什麼辦法都可以試一試……當然,大家要是覺得心裡沒底,拿不準主意,可以向市裡報告,我們一起研究,搞一個最妥善的辦法出來。”李燾這樣說道。
這也是柳俊上任之後,與眾不同的地方。柳俊從來也不高高在上做老爺,只會指手劃腳。柳俊很喜歡動腦筋,提問題的幹部。經常與他們一起探討問題的最佳解決途徑。這一點,是柳俊威望高漲的原因之一。這個方式,亦逐漸的深入人心,被大多數領導幹部認可,開始形成一種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的好風氣。
李燾提出來的第四點,則是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將科技創新定為今後數年,玉蘭市經濟發展的一項主要途徑。長河高新區和花林開發區的經驗表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的科學性和正確性。開發區裡一些看上去規模並不起眼的小公司,依靠著數項專利技術,開發出很多高技術的產品來,附加值很高,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對國民生產總值和利稅收入的貢獻,按比例計算,高居各類企業之首。
為此,李燾要求各級政府和領導幹部,必須高度重視這個問題。這是玉蘭市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和根本保障。
李燾這個提法,也與國家的相關政策不謀而合。
李燾提出的第五個重點工作,是教育改革。市政府正在制定相關的措施,促進全市的教育改革深入進行。明年,教育改革最主要的任務之一,便是嘗試“一費制”所謂“一費制”是不管本地戶口還是外地戶口,只要父母有一方在玉蘭市工作。不管是正式的職工還是外來工,他們的子女,便能享受和本地戶籍的孩子一樣的受教育權力。市政府準備統一整合全市各類學校,主要是中小學的收費標準,將學雜費等費用全部綜合到一起,實行一次收費。所有孩子,均能享受這個優惠制度。
李燾指出,教育是國家強盛的根本所在,是百年大計。讓所有的孩子,平等的接受教育,不額外承擔不合理的費用,是黨和政府應該做好的工作。根據初步統計,目前在玉蘭市的外來工學齡子女,差不多有將近五萬人。這五萬名學齡兒童和青少年,均是我們國家的一員,理應接受正規的教育。在我們黨領導的國家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