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娜一切,讓她魔術般地從一個準藥劑師變成了共青團的官員,又讓她以分管婦女問題幹部的身份擠進了外交圈。安東尼娜從馬耳他回國時,蘇聯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不過,俄羅斯仍然需要她。上世紀九十年代。安東尼娜在馬耳他和希臘度過了一段悠閒的日子,遠離國內的政治紛爭,也使她逐漸看清了誰將主宰俄羅斯的未來。回國後,安東尼娜進入俄羅斯政府,並很快升遷,成為政府的副總理。緊密團結在伊萬周圍的安東尼娜,順利挺過了所有政治風浪,最終成為伊萬家鄉聖彼得堡的守護者。
為了讓安東尼娜成為聖彼得堡市市長,伊萬可謂煞費苦心。在聖彼得堡市舉行的市長選舉中,伊萬公開表示支援安東尼娜參選。不過,即使有了伊萬的支援,市長的選舉仍然進行了兩輪。當時有媒體評論說,伊萬力挺安東尼娜,使自己戴上了“影響地方選舉”的帽子,喪失了不少民眾的支援。
而今年十二月份,俄羅斯國家杜馬將進行選舉,明年三月,伊萬將面臨再一次的總統選舉。在這個時候,喪失民眾的支援,無疑是很不利的事情。伊萬如此不遺餘力支援安東尼娜,不僅僅是出於對掌控俄羅斯第二大城市的需要,也可見他對安東尼娜的重視程度。
這個看上去高大健壯的俄羅斯女性,必定有其過人之處,值得伊萬如此看重。
小青也在電話與柳俊分析過,這個時候,伊萬肯定更需要來自各個方面的支援,其中自然包括盛業集團的支援。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伊萬顯然不希望出什麼紕漏。柳俊可以很好地利用這個時機,盡力達成此行的目的。
安東尼娜穿著月白色的職業套裙,滿臉笑容,對柳俊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同時對柳俊的年輕表示了訝異。
她曾經是蘇共的重要領導人,都南部鄰國的官場制度,不可謂不瞭解。類似柳俊這樣的年輕人,不要說在共和國,便是在眼下的俄羅斯,出任省會城市的一號人物。均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柳書記在機場發表了書面講話,安東尼娜、安德烈等人肅立恭聽。
歡迎儀式結束之後,一行人登上轎車,駛往市區。
第1562章 讓景於民
小轎車行駛在聖彼得堡市寬闊的大道上。
陪同的俄方人員向柳書記介紹聖彼得堡市的基本情況。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最大的港口、第二大城市。位於波羅的海芬蘭灣東岸,涅瓦河口。面積為六百零七平方公里,城市總人口為五百四十多萬人。聖彼得堡是一座水上城市,河面面積超過全市總面積的百分之十。由於河流縱橫,風光秀麗,所以它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美稱。聖彼得堡由三百多座橋樑相連,它的河流、島嶼與橋樑的數量,均居俄羅斯之冠。
這座由俄羅斯一代雄主彼得大帝親手締造的大城,最初建造的目的就是使俄羅斯學習西方,學習歐洲,學習資本主義的先進。並在聖彼得堡推行歐洲的紳士風度,舉辦舞會、推行法語、開辦學校,被稱為“俄羅斯最歐洲的城市”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歷史縮影、教育之都、文化中心,更被譽為俄羅斯的北方首都。
聖彼得堡曾經是普希金所讚頌的俄羅斯“通往歐洲的視窗”是世界最著名的旅遊城市之一。東正教的人文景觀在這裡比比皆是。不論是聞名遐爾的艾米塔什博物館,獨具恢弘氣勢的彼得宮,傳統經典的古典芭蕾,還是街角的畫家,都透露出一種異於西方國家獨一無二的氣息。市內古建築群享有盛名,大型建築都具有西歐風格。有許多名勝古蹟,如冬宮、夏宮。都是值得觀光遊覽的地方。在俄羅斯國內有這樣一句諺語:“沒去過聖彼得堡,就沒有真正到過俄羅斯。”聖彼得堡已經有三百餘年的歷史。十八世紀初,彼得大帝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島上建立了彼得保羅要塞,後擴建為城,稱聖彼得堡,為帝俄時代的通海門戶。自一七一三年起兩百餘年年內它一直是俄羅斯帝國的首都,二十世紀初改稱彼得格勒。一九二四年為紀念列寧而更名為列寧格勒,一九九一年又恢復原名為聖彼得堡。在歷史上,聖彼得堡曾是俄羅斯的政治、文化和工業中心,現為俄西北聯邦區的首府。
俄羅斯歷史上的許多著名人物都與聖彼得堡的名字有著密切的聯絡。例如,俄羅斯偉大的詩人普希金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都是在這裡度過的;柴可夫斯基、格林卡等音樂家也都在這裡度過了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光,俄羅斯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罪與罰》也是在這裡完成的。
窗外不時閃過一棟棟充滿歐洲風情的建築物,也印證了俄方人員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