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在清代達到了鼎盛。清代統治者為了鞏固江山,大力推行佛教,無論漢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盛時的北京城,寺廟數以千計;即使到了現在,古剎名寺仍數不勝數。雍和宮、白塔寺、法源寺、萬壽寺、臥佛寺、碧雲寺、大覺寺、雲居寺、潭柘寺、戒臺寺、紅螺寺,等等,隨便都能羅列出一長串耳熟能詳的名字。而在京城內外,最為氣勢雄偉的,除了皇家宮苑,便要輪到佛教寺院了。
同樣遠自西來的###教,在七世紀沿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後,也隨著回民的大量聚居,而在北京落地生根。坐落在牛街的禮拜寺,是北京清真寺中歷史最為久遠、規模最為宏大、建築也最為精巧的一座。時至今日,這裡仍是廣大穆斯林禮拜的場所,而周邊一帶也是回族文化最為濃郁的區域。
基督教傳入北京,卻要相對較晚,大致始於元朝。早期隨之而來的,還有西方的科學和文化。到清末之時,基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都已在北京建有教堂,其中東有王府井教堂、西有西直門教堂、南有宣武門教堂、北有西什庫教堂,是北京的四大教堂。雖然數量遠遠不及佛教和道教的寺院宮觀,但它們都是近代建築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中國人對於宗教,向來是包容的。只要不危及統治秩序和社會安寧,信奉什麼不信什麼悉從尊便。傳統的儒家思想與本土的道教,以及外來的佛教、###教、基督教,都曾在同一片土地上和平共處。乃至於儒、釋、道三教神明,可以端坐於一廟之中相安無事。大概在這世界之上,並不多見。這一古老傳統,仍將繼續保持和發揚。
。。
守候2008
人們可能還對申辦奧運成功的欣喜若狂記憶猶新,2008已經悄然走近了。36座體育場館或是拔地而起或是粉飾一新,蓄勢待發,準備迎接奧運賽事的考驗。
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曾將北四環這塊荒蕪之地打造成了新興的繁華商業住宅區,亞運村從此成為了京城中人盡皆知的固定地名所在。如今,就在這亞運村向北延伸的大片土地上,奧運村再一次成為了世人關注的焦點。奧林匹克公園內三座重量型新場館更是力拔頭籌,這彙集了全球頂尖設計師智慧靈感的設計方案,既採用了最先進的科技武裝,又不忘中國傳統文化的風格演繹,一時間“鳥巢”和“水立方”成為街頭巷尾人們津津樂道的奧運新話題。而在這些場館的北面更是建起了一座超大型城市森林公園,680公頃佔地面積的自然園林風景儼然是為奧運村建立起一座巨大的天然綠色屏障。這裡是2008北京奧運的中心賽場,是2008全世界人們關注的焦點所在,而奧運結束後這裡無疑又將成為北京城的一個新地標。
當然,曾經的奧體中心也不甘寂寞,擴建修繕重整旗鼓,曾經是京城十大建築之列的工人體育場和體育館也準備再造輝煌。新建12座場館、擴建11座、臨建8座,北京奧運場館建設速度之快連國際奧委會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維爾布魯根都發出由衷的讚歎:“北京一點時間都沒有浪費。”
“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在體育場館的建設上也充分體現了這一宗旨。太陽能光熱系統、中水處理和雨水回收系統,資源持續利用和環保綠色材料的應用在各個環節都貫穿著綠色奧運的理念。“鳥巢”和“水立方”作為兩個最吸引人眼球的核心場館,其建築施工難度也是數一數二,工程人員充分發揮了自主創新的科技理念,攻克了多道技術難關,支撐鳥巢鋼結構的鋼材、水立方的膜結構系統全部是自主研發,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科技空白。而在這些場館的內部細節中你又能充分感受到濃厚的人文關懷,羽毛球館觀眾席席下送風的空調設計、鳥巢的電聲擴音系統等都儘可能的讓廣大觀眾、運動員、教練員、裁判感受到最大的舒適和便利。當你走進很多大學院校內的體育場館時,你又會感受到一份濃郁的文化氣息,北大體育館為保護古樹而改變了設計方案,不得不說是對人文奧運最到位的詮釋。
這些體育場館也不僅僅只是為了奧運而曇花一現,它們大多都設立了長久的目標規劃,在奧運結束後或者重新變為公園綠地,或者成為市民健身娛樂的中心,它們是2008北京奧運的見證,也是奧運留給北京最完美的紀念。
從2007年7月份開始,“好運北京”奧運測試賽將陸續展開。所有測試賽共42項,2007年舉辦26項,2008年再舉辦16項。各項賽事將使用比賽場館34個。這是2008年奧運會的預演和彩排,將有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