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不肯脫。今天天一亮,又穿著新衣服到處顯擺!也不做事了,說是怕把新衣服弄髒了。他們現在過來啊,肯定是在新房那邊捱了我家二弟妹罵了!”
大伯母又對大兒子笑道:“大滿!你去,把新房那邊的人都叫過來吧!這就開席了,你們這些要去接新的先上桌。跟二嬸說,紅包一定要預備夠數了!”
“是!”大滿拉著堂弟就跑!
新房這邊,小虎的二嬸,忙著紅包這些雜事,一個包裡裝兩個銅錢。一共裝了二十個。又裝了八十個裝糖果的紅包,這些是散給孩子們。因為怕孩子們搶,都是她自己一個人插著門在房間又裝又封!忙得暈頭轉向!
這糖果可不是二十一世紀的那種高階糖果,這裡的糖果還是劉二丫手工做的。
劉二丫看他們家實在是困難,就想著自己做得了。她先把糯米泡二三個時辰,然後用好幾層的蒸格,每層放的薄薄的,再放鍋裡蒸熟,蒸熟後用大簸箕攤的薄薄的曬乾,曬乾一面再翻曬另一面。秋天陽光充足,因為不需要曬得太乾,所以曬兩個日頭就足夠了。
再把曬乾的飯糰弄碎,也不要太碎,就跟一粒粒米飯一樣就好。然後用小火(最好是稻草火)炒,要是有小手指大小的鵝卵石,炒出來的效果更好。再把買來的麥芽糖塊熬成漿,放上炒好的米花、炒的香脆的花生米,拌好後趁熱放到模子裡壓實。這就做成花生糖了。
她一共做了四種糖,花生糖、芝麻糖、姜生糖、什麼也沒放的白切糖。可惜是,雖然好吃但是賣相的確不好,黃黃的,好難看。沒有人家賣的那個白生生的瞧著惹眼。面對太爺爺一家子的讚歎,二丫很是羞愧了一番。沒辦法啊,真的不專業哦!
二丫乘著糖果還軟的時候,都給切成成人食指一般大小長短!一個小紅包裡裝四個,一樣一個,哄小孩子,來的都有。大人回禮,就一樣半斤包成兩個一斤裝的大紅包。
給了小虎家一大半,太爺爺家留了一小半,因為真正的客人都去了小虎家,太爺爺家只是個過場,不辦酒席!留下那些也是為了接新的和來看新娘的小孩子們的。
吃過飯的小子們,一個個興致昂揚的隨著新郎去接新娘子。到了太爺爺家,那些搶紅包的孩子們,也不知道是不是家裡大人的交代,都是隻要糖果包,不要銅錢紅包。直到把新娘子接到新房裡,銅錢紅包愣是一個沒有發出去,小虎便都塞給了二丫。
二丫在新房裡,坐定。大伯孃二嬸孃就帶著孩子們來給二丫一一介紹。
大伯孃拉著小虎的弟弟,給劉二丫介紹:“侄媳婦,這是小龍,快三歲了。”
二丫彎腰抱起小龍笑著說到:“哎呀,早就認識咋們家的小少爺了,天天跟著我要好吃的。”接著又拍拍小龍的小肚子問道:“小龍,今天吃了好多好吃的了吧?”
小龍很認真的點點頭,“嗯!今天好多好吃的,我都吃不下了。”一臉的糾結,看的一屋子人鬨堂大笑!
大伯孃又給介紹她家的幾個孩子,老大是女兒叫紅霞,今年二十,已經嫁出去將近四年,守了她奶奶的孝滿一年出嫁的。目前生了兩個,一個兒子三歲不到,一個女兒還不到一歲。因為她嫁妝不多,又總是想辦法貼補家裡,被她婆婆忍無可忍分了出來。劉二丫到現在還沒有見過大姐夫,不過,聽小虎他們說,大姐夫也是個厚道的。經常偷偷的送米和麵過來!大伯孃和大伯不讓他送,他一面說以後不送了,過一段時間又會送過來。說是今天大姐夫也來了,只是沒好意思進來!二丫給了兩孩子,一人兩個紅包。一個是裝銅錢的一個是裝糖果的!
老二也是女兒叫紅雲,今年十八,嫁出去還不到一年,是因為守她爺爺的孝滿一年才嫁的,所以有點遲。(劉二丫嘴角直抽抽,十七歲就嫁人,還算遲?)生了一個女兒,剛滿月!二姐夫也來了,正在幫忙招待客人!
老三是兒子大滿,十六歲了,還沒有定親,已經有些著急了。老四大宏也是兒子,十四歲。最小的也是女兒叫紅果,九歲了!
大伯孃介紹一個,劉二丫就給紅包。都是兩個,一個銅錢的,一個糖果的。幾個孩子也是嘻嘻哈哈的接著,甚至還想再搶一個。都被小虎給攔住了。
大伯孃介紹完,就到二嬸孃上場。二嬸家,三個閨女三個兒子,前三個都是閨女,老大叫紅秀,和大伯孃的老二同歲但小月份,堂姐妹中應該算老三,也是同年出嫁的。現在還沒有孩子。老二叫紅葉,十六歲,姐妹排行老四,已經定了婚期明年春上就出嫁。老四是兒子叫想子,意思是當初二嬸想兒子想得很。十五歲不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