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就得把那塊冰化掉。

有人說,那我吃止痛藥也能止疼,用得著這麼麻煩嗎?吃止痛藥當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但有個問題:止痛藥只能暫時抑制疼痛,可它不能融化“冰塊”,不能治本呀!咱們常說的“藥勁兒”過去了,它不還繼續疼嗎?疼了你再繼續吃止痛藥,過後再疼,再吃惡性迴圈了吧?

所以,我的這個“畫圓圈”的方法肯定要比吃止痛藥更有效,也更安全。我們知道,動則生陽。人一運動起來,體內的陽氣就會生髮,冰塊也就隨之融化了。這個方法治療肩周炎的原理,其實就是讓體內的陽氣把你肩膀處的冰塊融化掉。冰化了,氣血及各種營養物質也就能再繼續往前走了,疼痛也自然就消失了。

為什麼針、灸就能止痛

有些患者,當出現頭痛、腹痛、腰腿疼痛時,首先想到的是吃止痛藥。但也有一些患者,擔心止痛藥有副作用,所以出現疼痛後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找個中醫針、灸去。

針灸是中醫治病的一種常用方法,大家應該有所瞭解,知道中醫針灸就是透過針刺患者身上的穴位,達到治病的目的。針灸的功效很多,而鎮痛止痛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那麼,大家知道針灸止痛的原理是什麼嗎?為什麼在身上扎幾根針,就能起到比止痛藥還好的止痛效果呢?

中醫學的奠基之作《黃帝內經》中有兩部著作,一部叫《素問》,另一部叫《靈樞》。兩部著作共有81篇,《素問》中主要是一些中醫學的理論,其中有許多是研究針灸的內容;而《靈樞》也叫《針經》,是一部完全研究針灸的著作。所以說,整部《黃帝內經》,有一多半的內容都是講針灸的。

研究針灸,自然就離不開穴位。我們人體經絡表面有362個針刺點,也就是穴位。這些點可以平衡和儲存身體內流動的氣。這裡所說的“氣”,跟我們平時呼吸的氣體是不太一樣的,它是一種在經脈中執行的、看不見的能量。當身體某部位出現疼痛時,我們給某些對應的穴位施針,透過經絡傳導的作用,便可調整機體內氣的執行,“制其神,令氣易行”,氣行則血行,氣血通暢則痛除。比如,你有牙痛,來找我針、灸,我就在合谷穴上給你施針;你有心絞痛,我就取內關施針;你胃痛難忍,我就取足三里施針

中醫上認為,各種原因導致的臟腑經絡氣血執行不暢,或瘀滯不行,或產生逆亂,或氣機升降失常等氣血執行障礙的病理改變,都會引起疼痛,即“不通則痛”的病機。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吧,一根水管裡有了淤泥,水流肯定不會通暢,而且還可能完全被裡面的淤泥堵住,乾脆不流動了。“流水不腐”,只有常流動的水才不會發臭,時刻保持新鮮、有活力,不生細菌。如果這個水不流了,堵在管子裡的某個地方,那麼這裡的水肯定就會發黴、發臭,滋生細菌。

而針灸就是在經絡的循行路線上取穴,透過對穴位的刺激及經絡的傳導調節作用,調節人體內的氣、血、津液、神經、免疫、臟腑等功能,改善病變部位的氣血執行狀態,從而改善病痛部位的營養狀態,恢復其正常的生理活動,達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令臟腑恢復到相對的陰陽平衡狀態,即所謂的“通則不痛”、“榮則不痛”。

由於針灸的神奇效果,現代醫學對針灸也有了全面的研究,並對針灸止痛提出了全新的認識。現代研究認為,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除了有痛覺中樞之外,在中樞的各級水平上還有“痛覺調製系統”,可以抑制痛覺向中樞神經傳遞。當在穴位上針、灸時,針刺訊號進入中樞系統後,可激發從脊髓、腦幹到大腦各層次許多神經元的活動,啟用機體自身的鎮痛系統,令人體內的鎮痛物質如5…羥色胺、乙醯膽鹼、內源性嗎啡物質等分泌增加,從而產生明顯的鎮痛效果。

第18節。

比如,我們在臨床上常見的頭痛、胃痛、脅痛、腹痛、腰痛、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痛經、手術後疼痛等,都可以利用針灸來實現鎮痛的目的。而且,利用針灸來止痛,不但沒有長時間服用止痛藥引發的副作用,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治標”又“治本”的目的。

利用針灸良好的鎮痛作用,針刺麻醉近年來也逐漸發展起來,主要是根據手術部位、手術病症等,按循經取穴、辯證取穴和區域性取穴的原則進行針刺,達到麻醉鎮痛的作用。但這並非起到完全麻醉的作用,而是透過針刺某些穴位,提高了人體的痛閾,增加機體對疼痛的耐受力,降低疼痛的敏感性。在你的肚子上割個口子,你也感覺不到疼,那麼手術自然也就能順利進行了。__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