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紛紛。不過議論都只是私處,姓李的都是人人自危,生怕惹禍上身。群臣對於此案都是諱莫如深,並不敢發表看法,只怕受到了株連。
蕭布衣不怕受到株連,實際上他已經成為了焦點。哪裡有他,看起來哪裡就有事端,那裡有事端,哪裡就有他的功勞。此次李閥叛亂中,他是居功甚偉,民間都已經流傳開來,李敏帶數千的鐵甲兵衛圍困了上林苑,卻被蕭布衣浴血揹著聖上殺出重圍,得以保全聖上的性命。反正蕭布衣在百姓的眼中是單騎救主慣了,這次功勞全部安在他的身上,百姓倒也沒有什麼疑問。聽到這個版本的時候,百姓有的豔羨,有的痛恨,有的嫉妒,不一而足,卻都毫不例外的覺得蕭布衣此人和神沒有區別。
蕭布衣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哭笑不得,記得自己那時候有個名人說過這麼一句話,知者不便談,談者不必知。待年代既久,不便談的知者死完,便只剩下不必知的談者。懂得這個道理,便可以知道古來的歷史或英雄是怎樣的被創造了出來。自己現在就是深有體會,別看他現在鬧的歡,若是真的李敏一樣,很快就會成為不便談的那種,等到不便談的知者死完後,他也就是海中的浪花一朵,湮沒得無影無蹤,李閥這幾十年來根深蒂固,自己才到東都時候的勢力之大,聞者動容,京都百姓無不敬仰畏懼,可到了千年後他活的那個年代,又剩下了什麼?
聖上讓尚書左丞元文都、御史大夫裴蘊和左衛大將軍宇文述連同刑部,大理寺共審此案,又讓兵部尚書衛文升負責抄家取證。蕭布衣覺得楊廣這老小子做事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