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方劍雄的心目中,教育是凌駕於一切的頭等大事。五年的義務教育是紅線,誰碰誰死。國家要強大,沒有教育怎麼強的起來?身處這個國民文盲九成的時代,你不辦教育就是等死。民國三年初開始的全國普及五年義務教育,各省各市又有各自的優惠教育政策。
怎麼說呢,這叫上有所好,下有所附。北京市長鄭權,天津市長李慕言,武漢市長閻錫山,這幾位在教育的問題上看的很清楚,這是大帥的死穴。拍馬屁啥的,大帥未必喜歡,你把治下的教育辦好了,大帥肯定高興。
北京市的義務教育,政府出資之外,市財政還有補貼。正經的國家義務教育,那是不管學生穿衣服的,以上的三個城市,就自己掏腰包補貼下去。所以大帥很滿意,他們的位子坐的就穩當。按說這個市長的職務,應該是議會選舉產生,方大帥直接給這三個城市和上海改成了總統直轄,市長由總統任命。理由和充分,這幾個城市佔了國家經濟比重的量太大,必須特殊對待。反正就是搞一個法案的事情,議會透過就完事了。當然,法案還規定,二十年以後,市長的還是要議會選舉產生。現在不過是一個過渡的階段。
就這麼這,幾個核心的大城市,先拿在手裡的作法,無疑不符合所謂民主的政治原則。一時半會也顧不上了就是了,北京是京城,天津是北方最重要的開埠碼頭,上海就更不說了,武漢是方大帥的老巢。
這幾個城市搞特殊化,那也是無奈之舉。也是出於權力掌控的一種考量。
張伯苓和嚴修屬於那種怎麼看都是好人的型別,那種傳統文人的氣息滲透到骨子裡。謙和、自重、溫潤,這些用在君子身上的字眼,放在他們身上正合適。
方大帥下火車的時候。這兩位跟在李慕言身後,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兩位就是。這種熟悉的感覺,就像在另外一個時空裡見過的一個老教授,一輩子教書育人,不求聞達,淡泊明志。
“扶帥,辛苦了。”兩人先後上前,客氣了一句。方劍雄對他們甚是恭敬。說話的時候,微微的彎了一點腰,好達到平視的效果。這種姿態,給其他人的視覺衝擊是很強烈的,在場的官員很多。
私下裡方劍雄對李慕言道:“二位先生為中華民族的教育事業做出的偉大貢獻,怎麼讚揚都不過分。”
下車之後,方劍雄直奔南開校址,親自動手剪綵後宣佈,私人將一年的薪水六千元捐獻出來。順便說一下,方大帥在政府拿的薪水是每個月伍佰元。總統孫寶琦每個月點點薪水是一千元。湯化龍也是以前,各部門的部長都是五百元。其餘視情況而定。這可是跟白銀掛鉤的人民幣,伍佰元相當於三百五十兩白銀。加上一些職務補貼,亂七八糟的加起來,一個部長一個月的私人收入能到一千元。
能不能起到高薪養廉的效果不得而知,反正現在政府就是這個制度,各地的省長薪水,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由議會審議決定。方大帥開了頭,其他人只能跟著捐啊。李慕言這個市長,當即表示他捐三千元。只要你是政府的官員。就不要想在捐款上超過這兩位,錢再多,你只能捐兩千九百九十九。
即便如此,奠基儀式之後的宴會上,張、嚴兩位也收到了十萬元的捐款。
捐款的大頭,還是天津計程車紳商人們,這個錢估計也沒人敢不捐就是了。
當天夜裡天津市舉辦的酒會上,方劍雄沒有出現。李慕言表示,原本要出席的方大帥,臨時有要事,請他代為向廣大支援和關心教育的各界人士表示歉意。
臺下的嚴修對身邊的張伯苓道:“慰亭走的時候,跟我說過一句話。方扶國乃天賜華夏之英主。當時不能認同,現在依舊不能認同。”
張伯苓不解的反問:“先生何出此言?”嚴修道:“方扶國,不會做帝皇的,但是慰亭會。”
嚴修是袁世凱的好友,袁世凱遭清室排擠的時候,毫不避嫌的送行者只有他和楊度。在袁世凱如日中天的時候,嚴修沒有再出政壇,拒絕了袁世凱的多次邀請。而袁世凱的後事,還是嚴修出面幫著辦的。
至於楊度,這個人太執著,北洋下臺之後,方劍雄沒有用他的意思。楊度毫無疑問是個大才,但是這個人的才能,在這個時期,沒有用在方劍雄認為的正道上。既然如此,那就隨他去吧。楊度現在北京賦閒,據說有去北大教書的意思。
嚴、張二人之間的交流,外人不得而知,有趣的是這兩人與袁世凱的關係不淺。總的來說,北洋一脈在為人上,古風甚重。不像炮黨,為達目的不折手段,沒什麼底線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