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1 / 4)

小說:胡雪巖 作者:溫暖寒冬

。』

『是的。』胡雪巖平靜地回答,心裡在想,所謂照應,無非買房子之類,這是小事,於是又加了一句∶『好的,都在我身上。』

『我想這樣,我有一筆現款,交給胡大哥,看怎麼給我用出去?』潘叔雅說,『這筆款子數目不大,大概十二三萬銀子。』

十二三萬銀子,還說數目不大,好闊的口氣。胡雪巖正要開口、吳季重搶在他前面說了。

『我跟叔雅的情形,差不多,有十萬銀子,也要請胡大哥替我費心用出去。』

『我的情形,稍為不同些。』陸芝香說,『我有一箱東西,放在蘇州不放心,請胡大哥看看,是存在什麼地方妥當。』

『喔,』胡雪巖問道,『是一箱什麼東西?』

『是一隻畫箱。』

『芝香家府上的收藏,是有名的。』潘叔雅說,『有幾件精品,還是明朝留下來的。』

就憑這句話,便可以想象得到那隻畫箱的珍貴。這一點胡雪巖卻不敢輕易回答,只點點頭說∶『我們再商量。』

所謂『商量』是推托之詞,胡雪巖已經決定不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果然吃力不討好,也還罷了,就怕出了什麼毛病,古玩古畫是無法照樣賠償的。所以他作了這樣一個明智的決定。

但陸芝香的目的,是希望在運出危城,轉移到洋人所保護的夷場時,胡雪巖能保他的險,因而提到了尤五。

『聽說胡大哥跟漕幫的首腦,是至交?』

這是不能敕也不必賴的,他點點頭答道∶『是的。松江的漕幫,管事的老少兩代,都很看得起我。』說到這裡,胡雪巖很機警地想到,陸芝香說這話,自然有事要託尤五,那就落得放漂亮些,不必等他再開口,『如果老兄有什麼事,只要力所能及,我可以代求。』

『是的。是要請胡大哥代求。』陸芝香說,『松江漕幫的勢力及義地大

談特談,反將正事擱在一邊。

胡雪巖一面應酬著,一面很冷靜地在觀察,很快地明白了這三位『大少爺』想移居上海, 一半是逃難,一個是嚮往夷場的繁華。照此看來,如今要替他們在上海所辦的第一件事,就是替他們每一家造一所住宅。

這三所『住宅』的圖樣,很快地就已在他的腦中呈現,是洋樓, 有各種來自西洋的佈置,軟綿綿的『梭化』椅,大萊臺,還有燒煤或者燒木柴的壁爐。

這樣想著,對於潘、吳兩人的現款,胡雪巖也有了生利的辦法。不過這個辦法是『長線放遠鷂』,要圖急功近利,就根本無從談起。如果他們是望遠了看,那就對於自己的生意,也是一大幫助,胡雪合心想,有二十萬可以長期動用的頭寸,何不在上海再開一家錢莊?

這一轉念間,才發覺自己義遇到了一個絕好的機會,於是仔細盤算了一會,想停當了,才找個他們談話間的空隙,向潘叔雅說道∶『我有句話想動問。』

『好,好。你請說。』

『承兩位看得起我,我不敢不盡心。不過兩位對這筆現款,總有個打算,是做生意,還是放息,如果是放息,是長放,還是短放?總要先拿個大主意,我才好措手。』

潘叔雅向吳季重看了一下,以眼色徵詢意見。

『胡大哥,』吳季重只談他自己的情形,『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把我的想法告訴你,如果要逃難,蘇州的入息自然中斷了,田上的粗米收不列,市房也不知道保得往保不住?更不用淡什麼房租。那時候,舍間一家十八口,養命之源,都靠這筆款子。實情如此,請你看著辦。』

『我的情形也差不多。』潘叔雅說,『我自己一家不過十三口,只是寒族人多,如果都逃在上海,生活不濟,少不得我也要盡點心。』

『我明白了!』胡雪巖說∶『萬一蘇州淪陷,不知道哪一天恢復?一年半載,還是三年五年,誰也不敢說。既然拿這筆款子作逃難的本錢,就得要細水長流,以穩當為第一。』

『 「細水長流」這話,說得太好了!』吳季重很欣慰地,『我就是這意思。』

胡雪巖點點頭,放下筷子,兩手按在桌上,作出很鄭重的姿態∶『兩位給我的這個責任不輕!我只能勉力以赴。我想應該作這麼一個兼顧的打算。

第一,在上海夷場上,要有自己的住宅,第二,看每個月要多少開銷,提出一筆錢來放息,動息不動本。住的房子有了,日常家用有了,先穩住了「老營」,就不妨放手幹一番,餘下的錢,或者買地皮,或者做生意。這樣子做法,就朝最壞的地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