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流行音樂的發展前景和未來趨勢,每有所語都讓她獲益匪淺。
到了此時,趙慧晴更加堅定了和A。P公司合作的想法。
公司實力雄厚,經營範圍廣泛,領導人能力卓絕,旗下藝人眾多,擁有專業的製作團隊,出品的音樂作品優秀且具有流行度。這樣的合作物件,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至於A。P的母公司C。J集團本身就擁有Melon這樣的音樂品牌,趙慧晴卻不是很在意。
韓國的音樂市場品牌太多,單一的途徑根本起不到宣傳的效果。A。P公司的音樂想要做大做強,少不得要和外界合作。換句話說,想要從眾多對手的圍剿中破圍而出,就必須要有強力的幫手才行。這次,Leessang的事件就算是一個明證。
時間來到2001年,韓流的主力已經開始從影視作品向音樂市場傾斜,眾多的優秀的音樂製作人和經紀公司、歌手以及偶像團體有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
伴隨著,一些大型公司也開始在音樂品牌市場上做文章。Melon、Mnet、soribada、mufree、oimusic、Bugs,一個個音源網站彷彿一夜之間便出現了,徹底的改變了韓國音樂市場的格局。
這些音樂品牌,有的有大型財閥注資扶持,有的是掛靠在大型企業的名下,更有的其本身就是從事音樂製作的娛樂公司。
和他們一比,MUZ沒有任何優勢可言。雖然現在MUZ的經營還是穩中有升,但是和其他的競爭對手比起來,發展速度根本不足稱道。
趙慧晴已經敏銳的察覺到,再不做出改變,早晚有一天,MUZ將會被殘酷的市場淘汰。
同對手相比,MUZ不缺少專業的經營團隊,也有著優秀的創意,對市場的把握更是業界首屈一指。唯獨欠缺的就是,幕後沒有強力的支援。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的掙扎都是奢望。
現在,趙慧晴要做的就是,給MUZ也找個強力的靠山。只有這樣,才能在群狼環伺的業界,繼續佔有一隅之地。
縱觀娛樂圈的形式,無非是S。M、SK、C。J、YG四家而已。
S。M公司自成體系,從製作到發行再到宣傳都有自己獨立的渠道,多MUZ一個不多,少MUZ一個不少。
SK更是韓國巨無霸級別的企業,壟斷了韓國大部分的電信市場,MUZ的宣傳渠道在人家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