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人物!
那青年見竇輔表情,笑道:“小小年紀,能有如此騎shè功夫,不錯!只是力道太小,須知一力降十會!”
竇輔大怒,將張奐為其量身打造的一杆青龍戟,一揮,道:“光說是沒有用的!來!”
原來自己那杆青龍戟當時自己力氣太小,身形還未長成,無法使用,還留在雒陽府中。因此張奐為其再造了一杆練習。
那青年見竇輔手中的青龍戟,笑道:“沒想到,汝亦使戟?好,某便來試試,汝之武藝!”
說完,才將兵器亮出,道:“來吧!”
竇輔一見,脫口道:“方天畫戟!”
那青年一愣,笑道:“不曾想,汝小小年紀,還能識得某家兵器!好,來吧!某隻使兩分氣力,不傷汝就是!”
竇輔心中大概知道此人是誰了,正yù打退堂鼓,忽然聽到那人言語,心想難道連他兩分力氣都接不住嗎?若連對陣的勇氣都沒有,憑什麼將來在此亂世立足。自己苦練近十年,正好用此人來試試自己的實力,心中豪氣頓生,道:“好!看戟!”
那青年見竇輔揮舞青龍戟砍來,輕輕抬手,將其當下。竇輔一驚,連忙變砍為刺,向那人當胸刺下。那人微微一笑,似是讚許,也將畫戟一橫,將竇輔青龍戟壓下,然後身體微微一側讓過。
你來我往,不一會,那青年道:“十招已過,看清楚了,某要進攻了!”說完,只見他額畫戟詭異的一轉,砍向竇輔面門。竇輔大驚,連忙舉戟格擋。那青年一笑,似乎很得意。
竇輔暗道不好,頓時感覺畫戟往下一壓,離自己面門只差毫釐,已經能感受到冰冷的氣息。於是,用足全身力氣,yù將對方畫戟頂起。可在這時,突然感到對方收力。竇輔一時收不住,重心不穩,往前傾下。那青年順勢用小戟一鉤一拉。竇輔不願兵器脫手,最後連人帶兵器摔下馬來。剛翻過身,卻見到對方的畫戟已經橫在自己的脖子。
蔡邕見此,連忙喊道:“英雄手下留情!”
那青年笑笑,收起畫戟,道:“老丈不必擔心!某家不會傷他!”
竇輔有些氣餒,默默起身,並沒有說話。
那青年似乎看出竇輔心思,上前說道:“小兄弟!莫作婦人之態!作為武者,怎能如此!需知汝還年輕,一次失敗又算得了什麼。若沒有一顆強者之心,永遠不會成為強者!”
竇輔抬頭望著他,誠懇道:“多謝!不知英雄尊姓大名?”
那青年傲然笑道:“某家九原人,姓呂名布字奉先!”
竇輔一笑,道:果然是他!呵呵,原來我與他的差距這麼大!這就是天下第一武將的實力嗎?
呂布見竇輔在低頭沉思,道:“怎麼,是要記下某名字,將來好報仇?”
竇輔忙道:“並非是要報仇,只是想記住一位強者的名字。若將來有緣,定會再見!”
呂布點頭道:“某家希望有一rì,汝能有資格來與某一戰!”說完,沉思片刻,又道:“小兄弟戟法純熟,對青龍戟的使用也很瞭解,可見是下了苦功。但是要記住,若死記招式,不知變通。永遠不可能成為一流武將!”
竇輔仔細聆聽呂布的話,回味著方才他的招式。很久才清醒過來,發現呂布已經不再。
忙向蔡邕請罪,道:“弟子來遲,讓老師受委屈了!”
蔡邕笑道:“無妨,輔兒千里追師,為師老壞欣慰啊!”
竇輔連道不敢,順便將一路之事告知蔡邕。片刻後,竇輔問道:“不知那呂布去了何處?“
蔡邕道:“方才見輔兒獨自沉思,呂布讓吾等不可打擾。隨後便要離去。老夫愛惜他的武藝,便寫了封舉薦信,讓其去投軍!似他這般武藝,未來必定可以成為一代名將!”
竇輔大驚,道:“恩師推薦他去從軍?”
蔡邕疑惑道:“輔兒可是覺得不妥?”
竇輔忙道:“沒有,只是一時覺得驚訝。”
心中暗道:原來是這樣!呵呵,呂布竟然是蔡邕推薦的。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若是知曉他推薦的人,若干年後,與董卓狼狽為jiān!禍亂朝廷,不知會做何感想!
竇輔護送蔡邕一行到九原落腳。
時光飛逝,轉眼來到大漢靈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
靈帝大赦天下,蔡邕因此得以迴歸故鄉。卻因為xìng格耿直,得罪了宦官趙忠,唯恐遭遇不測,連夜啟程,準備遠赴江東避禍。
竇輔為保萬一,決定隨行護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