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曾在抗日前線見到過她。
②1940年6月納粹德國攻陷法國首都巴黎,以貝當元帥為首的法國政府向德投降,使將此賣國政府遷至法國中南部城市維希(故又稱維希政府)。——譯者
③同下注。
1943年1月下旬,她就英、美兩國正式宣佈取消在華特權發表宣告。這些特權是自鴉片戰爭以來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規定的,主要是治外法權(各該國國民在華不受中國法律管轄),英國還有在若干中國城市設立租界之權。宋慶齡分享了人民的喜悅,但告誡大家,正式宣佈撤銷這些對中國的不公正待遇只是開始。第一,這還不意味著中國在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等方面都已獲得平等。“要使經濟與文化臻於平等的地位,非外交談判所得為功,必須國人從多方面奮發猛晉,始得實現。”第二,英、美雖宣佈取消特權,但它們過去享受這些特權的地方“尚淪陷於日寇之手,故非將敵人驅逐出國境,則不惟特權無法收回,而淪陷區同胞呻吟於敵偽雙重壓迫之下,仍將不獲享受此等新約所子我們平等解放的保證。”第三,“總理遺囑,所期待於國人者兩事:其一是廢除不平等條約,其二是召開國民會議。餘深信在抗戰建國過程之中,國際關係已趨平等之後,國民精神必日見其發皂,民主精神因抗戰建國而必日見其發揚。”①
①宋慶齡1941年9月14日及1942年11月7日自重慶致紐約格雷斯·格蘭尼奇夫人函。“萊培”是對博戈莫洛夫任蘇駐華大使時的使館武官利帕寧將軍的暱稱。
象通常那樣,她一再引證孫中山的遺教。但國民黨對孫中山一向是隻在口頭上、而從不在行動上尊重,所以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