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1 / 4)

,他正在美國為革命籌款。他是從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一張報紙上得知這一訊息的。

由於多次失敗而在辛亥革命時又不在國內,他當時和以後經常被人嘲笑為“空想家”、“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等等,至今還有作者在這樣說。這些人忘記了當時的條件是何等困難,也忘記了孫中山堅持不懈的精神所起的強大作用——他的這種精神植根於他對中國歷史發展必然趨勢的深刻信念。

宋慶齡在回憶中評論道,“當時的保守派和改良派嘲稱孫中山為‘孫大炮’。這隻能說明他們自己鼠目寸光,缺乏勇氣和信心,缺乏對永遠要求進步的人民的同情。我們知道,理想和遠見是幹革命的必要前提。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可能有革命。

“一個革命者,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利益奮鬥的人,總是不知道疲倦的,總是把未來看作是光明的。”①

①同注6。

“百折不撓”是宋慶齡用來形容孫中山的一個詞,另一個詞是“不息的熱誠”①。這是指他對既定目標的堅定不移的追求,而不是指他的性格。所有見到過他的人都能證實,他在危機中非常鎮靜、在處理個人關係中非常周到耐心。

①《孫中山——中國人民偉大的革命的兒子》,載《宋慶齡選集》第376頁。

有些西方作者在所寫的關於孫中山的書中有時給他戴上一些“帽子”,諸如“碰釘子的愛國者”、“勉強的革命者”等。①宋慶齡看到這些總是又生氣又好笑。在她看來,孫中山的愛國主義和對革命道路的選擇——理智的、堅定的、從不怨尤的選擇——反映了他所看到併為之服務的歷史的要求。而且,這些要求是有客觀基礎的。中國後來確實是透過革命前進的,中國愛國志士的奮鬥目標——國家的進步和現代化、在國際上的平等地位——正在實現。但不是在孫中山生前。

①類此汙衊的一個最新例子是斯特林·西格雷夫的《宋家王朝》(1985年),特別是其中《死因的委婉說法》一章。該書有不少很重大的缺點,這是其中之一。如果不是有這些缺點,這木書在其他許多方面本來可以說是一本很有用的通俗歷史書。

孫中山的偉大正在於他不把自己侷限在自己原有的公式之中或自身所能做到的事情之中。後來被稱為革命先行者的他從未因路程的漫長而躊躇不前。董必武曾經是孫中山的追隨者,後來成為共產黨領導人。董寫道,“孫中山經受了許多挫折,但從不後退,因為他堅信他的事業是正義的。”①從1895年廣州起事失敗到辛亥革命後勝利回國的16年裡,他一直流亡國外。他既沒有休息、也不是獨處,而是一往無前地工作、戰鬥。

①董必武著《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三十週年》,載《人民中國》(英文版),1955年4月1日出版。

他先到日本,在中國居留民中組織了興中會的一個新的支部。他剪掉了辮子。這是明顯的造反行動,因為在清朝治下,男子不蓄辮是犯法的。為了便於裝扮成日本商人,他穿上西裝,上唇留了一撮小鬍子(此後成了他在公眾中形象的一部分)。中國人後來尊為國父的孫中山這個名字最初也是作為“偽裝”而取的。他本名“文”,字“逸仙”(在國外,通用的名字是“孫逸仙”的廣東話拼音SunYat-sen),在日本取了“中山”(日文讀音是Nakayama)這個日本人的姓作自己的名,後來成了中國家喻戶曉的他的名字。至今他的故鄉稱“中山縣”,國內許多大街、公園均以“中山”命名,以示對他的紀念。

孫中山自日本經北美至歐洲。1896年,他在倫敦被清政府駐英國公使館設計綁架。使館租了一條船,準備把他秘密押解回國。在那裡,等待著他的將是——像他自己所寫的那樣——一種最最殘酷的、讓人慢慢死去的死刑:“打碎膝蓋、砸斷雙腿、剜去兩眼、把全身剁成碎片,使誰也認不出來。”①

①據羅伯特·佩恩著《孫逸仙》(英文),第43頁。

在這一綁架事件中,給清政府駐英外交官幫了大忙的是一個名叫馬凱尼(舊譯馬格里)的英籍顧問。30年前,這個馬凱尼曾在中國幫助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革命。但為了對付這一中英兩國倒退落後分子的共謀,孫中山機智地動員起積極的力量,即人民與人民之間的同情。他爭取到在使館內為他送飯的英國僕人,替他向康德黎醫生送信求援。康是孫中山在香港學醫時的外科老師,師生情誼甚篤。康又找另一位在香港教過孫中山的老師、熱帶病專家孟生爵士相助。兩位醫生先後要求“蘇格蘭場”(倫敦警署)和英國外交部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