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2 / 4)

小說:老舍評傳 作者:淋雨

門,印度巡警又來檢查行李,只有給錢才能放行,上船時,稅關再檢查,又得給錢。這就是香港。所以,老舍恨恨地說:“呸!好腐臭的‘香’港!”(注:《由三藩市到天津》。)十一月二十八日夜,船離香港,從臺灣外邊繞行,於十二月六日到達南朝鮮的仁川。十二月九日早晨當船行至大沽口,進入海河的時候,老舍望見了海河兩岸的黃土地,望見了海河中的冰雪,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眼淚奪眶而出。九日傍晚,船在天津碼頭靠岸,海關檢查,行李檢查,秩序井然,與香港的混亂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老舍第一次感到,中國的確進入了一個新社會!老舍在天津市政府交際員的照料下,住進了天津市交際處的招待所。熱情的接待,滾熱的飯菜,使他感到了祖國、人民、家庭的溫暖。在將近四年的異國生活中,他日夜所盼望的,就是這種溫暖的日子啊。不,不止是四年,在半個世紀的苦難生涯中,老舍所盼望的,就是這一天啊。他永遠也不會忘記,抗戰時期在重慶,國民黨特務也時常“招待”他,那種“招待”,使他感到恐怖與壓迫,甚至使他覺得自己象個小賊。只有在今天,在解放了的新中國的今天,老舍才感到自己“又還原為人,在人的社會里活著”(注:《由三藩市到天津》。)。儘管這是回到祖國來的第一天,然而老舍的這個感想,卻是多麼深刻、多麼豐富啊!

老舍在天津休息了兩天,然後去北京。別離北京,已經十四年了。十四年來,老舍沒有一天不想念著哺育他成長的這座古都名城。他愛北京,愛得深切,愛得熱誠。他說,不管在什麼地方,“我閉上眼想起的北京是要比睜著眼看見的地方更親切,更真實,更有感情的。”(注:老舍:《我熱愛新北京》。)他陶醉於北京的美麗,也為北京的缺欠而著急和苦悶。此番重回北京,已經換了一個時代,人民的首都以嶄新的容顏,歡迎它的忠誠的兒子的歸來!面對新北京,老舍驚呆了,他情不自禁地說:“我愛北京,我更愛今天的北京——她是多麼清潔、明亮、美麗!”(注:老舍:《我熱愛新北京》。)伴隨著狂喜的淚水,老舍真誠地吐露著自己的珍貴的感情。

回到北京以後,老舍受到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熱烈歡迎,受到了各界老朋友的熱烈歡迎。一九五○年一月四日,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舉行聯歡茶會,歡迎老舍。茅盾在聯歡會上首先致詞,老舍接著講話。老舍談了離美回國的經過,他說,在接到一系列邀請他回國的信件與電報之後,美國人曾經嚇唬他,說中國是“龍潭虎穴”,但是他不信這一套,毅然訂了回國的船票。老舍還說,當他到了北京,看見自由生活著的老朋友們、新朋友們從內心裡發出的喜悅時,自己非常高興。他表示:“我是願意學習的,如果我還是能工作的話,並願意參加一切有利於人民的工作。”老舍講話之後,田漢、馮乃超、周揚等相繼講話。周揚說:“去年全國文代會開會時,大家都因為老舍先生遠在美國不能參加而感到遺憾,現在我們和老舍先生在一道從事工作,應當是十全十美的了。”他希望老舍能在幫助新進的文藝工作者和通俗文藝的工作上多做努力,並希望老舍在和工農兵文藝的結合當中,從事創作,反映群眾的鬥爭面貌(注:克明:《全國文聯新年聯歡同時歡迎老舍返國》,1950年1月5日《光明日報》。)。黨和人民的關懷,朋友們的期望,感動了老舍,使他增加了信心和力量,他決心儘快地去熟悉新的生活,新的世界,儘快寫出新的作品。

一九五○年春天大西南解放之後,胡潔青帶著四個子女由重慶北上,於一九五○年三月二日到達北京,閤家團圓,老舍欣喜若狂,愈發感到了新社會的溫暖。(奇*書*網。整*理*提*供)

獲得“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從國外回來之後,老舍首先找到了一部《毛澤東選集》,他所讀的第一篇文章是《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在舊中國,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老舍沒有機會深入地學習和鑽研馬克思主義,回國之後閱讀毛澤東同志的《講話》,是他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開端。他後來所寫的《毛主席給了我新的文藝生命》(注:見1952年5月21日《人民日報》。)一文,真實地紀錄了他讀完《講話》之後既“狂喜”又“發愁”的心情,以及他的感想,他的態度。老舍是一個真誠的人,他篤信真理,而且嚴於解剖自己。他說:“讀完了這篇偉大的文章,我不禁狂喜。在我以前所看過的文藝理論裡,沒有一篇這麼明確地告訴過我:文藝是為誰服務的,和怎麼去服務的。”狂喜之後,他感到,“從我開始學習文藝寫作起,二十多年來,我的思想、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