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了鮮明的愛國主義思想。
有一種意見認為,《四世同堂》“背景限於北平城內,而且以一家為中心,對於人民群眾堅持奮鬥方面就寫得不夠,減少了作品的鼓舞力量”,這個評論,有一定的片面性,因為它脫離了客觀的歷史事實和作品為我們所提供的實際內容。我們知道,任何一部文學作品的題材,都具有特有的規定性,不可能反映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而只能在規定的範圍內,從自己獨有的角度,反映社會生活本質的某些方面。成功的文學作品,都在題材上顯示著獨創性,互相之間是不能替代的。《四世同堂》是寫北平市民生活的,要求它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幾部作品那樣,正面描繪人民群眾的抗日鬥爭,顯然超出了這部作品題材本身的規定性。儘管《四世同堂》不曾正面描繪人民群眾同日本侵略者英勇鬥爭的場景,然而就表現人民的覺醒與反抗而言,就體現人民的愛國情緒而言,它的認識意義仍然是深刻的,它的鼓舞力量仍然是強烈的。正如同《四世同堂》不能代替前一類作品一樣,這部長篇小說在這一點上所顯示出來的深刻性,也是前一類作品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