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中國語文系,大都有一位教授和兩位講師。教授差不多全是英國人,兩位講師中總有一位英國人,另一位是外國人。這三個人算做固定教師,臨時如有需要再另請講師,比如有的學生如果要求學廈門話或紹興話,而固定講師又都是學官話的,那麼就得臨時請人來教。老舍在中國語文系教華語,屬於固定的講師;又因為他是應東方學院的聘請來的,所以他只算是東方學院的講師,同倫敦大學不發生什麼關係。
老舍在東方學院執教,有機會接觸並觀察了各式各樣的英國學生;他對他們懷有一種複雜的感情。
到東方學院就學的學生,入學時沒有任何限制。以年齡說,從十幾歲的小男孩或小女孩到七十歲的老丈或老太婆,只要交足學費,都可以入學學習。一般的情形是:一人學一樣課程,很少有兩個學生恰巧學同樣內容的。老舍所在的中國語文系就有兩位七十多歲的老人進修漢文。這兩位老人彼此也不一樣,一位老人專學漢字,不管這些漢字都怎樣發音,他指定要英國的講師教他;另一位老人則非常注重漢字的發音,他懂古希臘語、拉丁語、希伯來語等,他到東方學院專門請老舍教他華語,他要聽聽華語的發音是什麼味兒。這兩位老人頭髮已經斑白,卻十分勤奮。其它學生中,或專修元曲,或研讀《漢書》。程度也不盡相同,有的是要開赴中國,先來學幾句應付差事的漢話,有的是曾經在中國住過十年八年,為了深造而專修漢學。課程五花八門,上課時間不一,一位教授兩位講師如同走馬燈一般,一天到晚,忙得沒有半點餘暇。在這種情形下,教授或講師很難開一定的課程,往往是學生希望學什麼,教師就得教什麼,有時即使不能教,也得勉強敷衍,否則院長不答應。有一次,來了一位英國醫生,要老舍教他點中國醫學,老舍不肯隨便敷衍,拒絕了;那位英國教授也感到很難“對付”。僅僅是為了維持局面,那位英國教授硬湊合著講了一學期,教學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這個學院也有整班上課的學生,他們大多是軍人和銀行練習生。來學習的軍人中大部分已是小軍官,多為世家子弟,他們學習還是用功的,也遵守紀律。他們學習華語的目的是:將來能和中國人會話,能讀大報紙上的社論與新聞,能將中國的操典與公文譯成英文。學習一年後,被派往中國繼續學習華語,然後再回到英國接受“試驗”,“試驗”及格,便加薪俸。只要他們學會一種語言,餉銀上就可以每年多關一百鎊錢。這些人將來或者繼續在軍隊供職,或者是充當英國在外國佔領地的官員。面對這些學生,老舍常常陷入深思:大英帝國為了實現它的侵略野心,是這樣處心積慮地訓練“人材”,對它們是不可等閒視之的;我們如不自強,而徒託空言,怎麼能夠抵抗得了帝國主義的掠奪欺凌?這種思慮後來在《二馬》、《貓城記》中都有所流露。他認為要救國救民必須改革教育、提高國人人格、樹立民族自尊心等,這些認識曾經構成上述兩部小說重要內容之一。這自然是他在未找到民族自救和民族解放正確道路之前的一些未必完全正確的認識,但是,他的一顆灼熱的愛國者的心的跳動,還是可以感觸得到的。在整班上課的學生中,還有一部分是銀行練習生,他們大多出身於中等家庭。他們經過學習,有可能被派到新加坡、香港、上海,未來的工作並不需要他們使用漢語,所以,他們到東方學院,與其說是“預備語言”,不如說是“預備資格”,他們學習怠惰,也看不起教員。對於這些人,老舍只有鄙視和厭惡。
東方學院的教學安排並不緊張,一年分為三個學期,每學期只上十個星期的課,教員一年中可以有五個月的休假。假期中有的學生願意繼續上課,學費歸教員所得。老舍在假期中有時就承擔起這樣的教學任務。其它全部業餘時間就消耗在東方學院的圖書館裡。東方學院座落在城裡,附近雖有幾個火車站,可是圖書館裡卻聽不到嘈雜的音響。圖書館靠街,正對著一塊空地,有些花木,象個花園。一到假期,學院裡清寂異常,老舍在這個圖書館裡靜靜地讀書、思考、寫作,度過了客居他鄉、遠離祖國的漫長的歲月。(注:本節關於東方學院的內容,據老舍《東方學院》編寫,《東方學院》見《老舍生活與創作自述》。)
倫敦印象
對於老舍說來,倫敦是一個全然陌生的城市。他對於倫敦的最初的印象,是藉助於許地山的介紹。許地山領著他到城裡城外遊覽,把倫敦看了一個大概,這是剛到倫敦不久的事。許地山喜歡歷史,對宗教有多年的研究,對古物學有濃厚的興趣;他又絕對不是“月亮也是外國的好”的那種留學生,他對於外國人甚至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