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征。
候君集也卯足了勁,這是他身為兵部尚書的第一戰,也是他頭一次作為兵馬大元帥。這一戰對於候君集來說,就是自己軍事生涯之中生死一戰。全勝,自己在大唐兵部就站穩了腳跟,可如果小勝,或者勝的不容易,那麼他只有請辭一條路了。(未完待續。。)
ps: 這一更晚了些,今天幾乎是累掛了,凌晨五點出門,可年檢的地方已經排了不少車,九點開始檢,十點半才從檢測線下來,然後就是排隊等著領綠標,年標,還有本本。回到家已經是下午三點了,一頭倒在床上。
醒來之後,碼了一個章節,趕緊給大夥傳上來。
七天雙倍月票,謝謝大夥了。今天四更,一定會更到數。
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三更謝讀者】
現代有新年,可新這種風俗是自古相傳的。
在古代,新年也有年關一說。
商人們在新年的時候清全年的賬目,討債的也開始去逼人上吊了。
長安城在貞觀二年臘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官假前的最後一天工作日,大唐皇帝李二簽了,天英閣全體閣員簽字,三省六部主官簽字的一份公文。也是貞觀二年最後一份公文,僅針對京兆地區的一份公文。
公文上的簽字,認證就佔了四尺長的紙面。
而公文的內容,只有四句話。
孤老者百文供養、無親者供養至十六、傷殘軍月二百文、窮苦辛勞之家保債!
京兆範圍內,孤老無依者!皇家內庫自貞觀三年起,每月補一百文。孤兒由皇室出錢供養至十六歲。傷殘的老軍,無家無助者,每個月補發二百文。窮苦人家如果有舉債,卻是辛勞苦幹之家,因為某種災禍欠債者,皇家作保,新年之時就不要討債了。
貞觀第一年的新年,大唐向天下展示了強悍的軍力。
貞觀第二年的新年,大唐給了百姓們冬天一文一斤的鮮菜。
貞觀第三年的新年,大唐給京兆的百姓一個安心過年的理由。
貞觀第四年會如何……。
百姓心中充滿著希望,那怕是在新年夜要出征的將士們,也得到家人的支援。為大唐戰,是保著這份富足的生活。
一臺由大唐嵐月公主親自導演的新春聯歡晚會。拉開了大唐貞觀三年盛世的幕布。
開幕,一千個十歲大小的孩子飛奔著進入了大競技場。李嵐姍改了一道曲子,一道很容易入手,很容易傳播的曲子,原曲來自現代的歌曲《亞洲雄風》。經由皇宮、民間,最優秀的十名歌匠聯合調整曲風,李嵐姍按亞洲雄風的詞改寫原稿,再經由禮部、宏文館、大唐皇家學院一共十八人重新修改。
本著,通俗,易懂。易學。易唱的原則,重新修改歌詞的部分。
一千個十歲大小的孩子全部來自秦王莊的農莊。
先是整齊的背了一遍《三字經》,又背了一段《論語》緊接著,樂聲起。
《盛世大唐》由一千個孩子之口唱了出來。
正坐在御座上和李淵說話的李二聽到歌聲。如雷擊一般站了起來。好曲。好詞。最重要是,這歌唱的讓人心潮澎湃。
“當賞!”李二用力一拍扶手。
“切,就是一首歌就當賞了。我辛苦造火車也沒有打賞呢!”武曌在旁邊嘟囔著。
李二愣住了,轉而大笑:“明月莫要討賞,論公主身階,你已經是賞無可賞了。要不皇兄打賞翡翠雙風釵給你們一人一對!”
李淵也聽著笑了:“二郎莫要小氣,不如讓明月與嵐月私用飛舟一次。”
“就依父皇。”
武曌打了一個響指:“哦耶!”
李嵐姍的坐姿足夠一個高貴的公主形象,欠身一禮:“嵐月謝過皇兄!”
李元興沒說話,按常理。在這個時候他也要開口謝恩,並不是因為李元興是秦王,就可以免了這個禮節。李元興的沉默代表著他的反對,按李元興的說法,不能慣得太狠了,這兩個女人敢用四艘飛舟去滿滿的拉回四飛舟的,總量超過接近二百噸的翡翠礦石回來。
所以,李元興是反對的。
櫃爺卻在這時說道:“兩個丫頭要去的地方,也是件有用的事情,長安城的原石已經沒有了,翡翠價格隨時都會出現爆漲。多一些石頭回來,是好事。翡翠這東西貴重,但不能賣到天價去!”
“皇叔您老說的極是!”李淵也應了一句。
“不過,也順便給老頭子辦件事情。丫頭,爺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