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部分(2 / 4)

小說:大唐第一莊 作者:北方網

第四道命令就有趣了。

這是長孫皇后給的天英閣的,為這些守邊士兵求情的,說是這麼多年沒有回家,老婆孩子,或者沒娶妻的,這又送出去守邊,太辛苦。

所以,就有了第五道命令,允許在休整一個月,然後再送去守邊,而且還可以帶家屬。

連續五道命令,能看清這命令真像的沒有幾個人。

可看到表相的卻太多了。

那個回答了李二問題,只有十七歲,長安城東一個村子,普通人家的孩子,只因為天生一副好身板,又在年少的時候識了幾個字,所以有機會進了皇家學院兵院的預科班,送去守邊大半年回來,人也黑了,更結實了。

這剛剛回到家,家裡一團香風差一點讓年輕的軍士暈倒。

“唉喲……”七八個媒婆吱吱喳喳的,說什麼是一句也沒有聽到,總算是家裡還有正常人,這年輕人的一位有學位,還在縣裡作小吏的族叔說了個明白:“四娃子呀,有人上門提親,這其中有長安東市千丈絲綢的東家千金。有長安縣工坊區,胡記火柴坊二掌櫃的千金。這還有趙記酒坊……”

聽得年輕人呆住了。

他們傢什麼家底,這彩禮付得起嗎?

這些那一個挑出來,都不是窮人家呀,說他們富都是輕的,在普通眼中那是鉅富。要知道那絲綢莊號稱一天可以賣出一千丈絲綢。那火柴坊,聽起來是一個小坊,在大唐那是一天就有幾十貫入賬的大富戶。

“不要彩禮,還貼上嫁妝。最多的一個已經給了八千貫!”

八千貫。

年輕的軍士眼前一黑,暈倒了。

大唐時結婚,基本上當事人作主的機率無限接近於零,作孃的雖然沒讀過書,聽說酒坊那家作得一手好菜,女紅四鄰皆贊。也知道自己的家底,沒敢選八千貫彩禮的絲綢商,選了這位酒坊的。

嫁妝是一文也沒敢要,只有一個要求,娃子不上門。

秦瓊負責著大唐帝國安全司,這件事情看似小事,秦瓊卻沒當是小事。

報到李元興這裡,李元興聽著就笑了:“商人們眼光真的很不俗呀,知道南洋油水大。而且南洋還沒有過真正的駐軍,這一次駐軍代表著什麼。我也不知道,叔寶兄派些人,辛苦些。皇兄也在等著結果。”

“自然應該如些!”秦瓊回了一句。

秦瓊準備走,李元興又八卦了一句:“叔寶兄,那故事沒講完,真的沒給嫁妝嗎?”

“給了,給家裡送了差不多百貫的各色禮物,這是心意也不好拒絕。但其餘的錢,聽說還是湊出八千貫,在錢莊換成了記名本票,就是不怕丟的那種。取錢的位置沒寫,估計是等著那小子分到那裡去。”

“造酒的,巨港吧!”

“那就巨港。不過那年輕娃子現是隻是一個隊率,從九品下。這次就算升,也最多是從九品上,在巨港那地方他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官。”秦瓊在旁邊提醒著。

“查一查,他從軍的保人是誰。”李元興想了一個點子。

“五郎果真高明,某這就去查,如果合適的話就暗中作一個安排。”秦瓊一拱手,快步的離開了。而李元興卻示意李嵐姍快些打包行裝,挑選侍女,再帶足了各種吃喝玩樂的物件,然後跟自己周遊世界去。(未完待續。。)

第848節 戍軍 上

南洋!巨港!

戍軍,大唐邊軍之中最可憐的一群,總是以一個夥、一個小隊、一個大隊在守著大唐的邊疆,或者說是鎮守在許多大唐控制的少數民族區。

至少在李元興之前,這些人是最苦的。

現在……,依然很苦。

一塊空曠的地方,只有簡單的一圈用樹枝圍起的圍牆。這裡安排的是一個正編大團,就是二百戰兵,一百輔兵。

這裡的團長是從右領衛抽調出來的,沒有理由,因為大唐需要。

如果真的需要一個理由的話,這位從七品校尉是那位年輕的堂哥,也是那年輕人從軍的保人。所以那位年輕人也被派到了這裡,帶著他十五歲半,還沒有過十六歲生日的妻子,以及八千貫的銀莊本票。

送他們過來的是一艘一千八百噸武裝商船,是軍隊直屬的,與商人無關。

只給了兩個月的補給,以及一些足夠用的工具。

商船順便在巨港用長安的午餐肉換到了滿滿一船的雪糖,掉頭又回去了。

“連個屋也沒有?”有個士兵抱怨著。

“我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