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作戰對於大唐是不利的。要打高昌,必須一擊而下!”
崔敦禮想了想,又問道:“殿下需要陪同的官員嗎?”
“想禮部派兩個人跟上,再把那韋挺也叫上。你與魏長史留在長安,原定的計劃必須要保證穩定可能的執行。秋收的事情,自然不能放鬆,估計本王回來也在入冬之時了。”李元興給崔敦禮交待著安排。
崔敦禮心中計算了一下時間:“殿下,臘月初十之前,一定是要趕回來的。今年的新年慶典要怎麼處理,沒有殿下在長安,是誰也作不了主的。”
李元興點了點頭。
現在已經是大唐的七月底了。李元興心說,從這裡到蘭州,再到伊吾。放在後世也在一千多公里,在大唐路遠遠不如現代的好,可李元興卻是不得不去的。光是走過去,李元興的全套儀仗。每天也就是走上六十里,最多八十里。
等走到蘭州也需要差不多二十天時間了。
所以崔敦禮請求李元興在臘月初十之前回來,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下臣告退!”崔敦禮施禮準備離開之時,李元興突然開口問道:“崔長史為何不問本王,為何一定要去蘭州呢?”
“殿下是秦王!”崔敦禮給了一個答案。
崔敦禮的回答讓李元興有些意外,難道自己就可以無理取鬧嗎?或者是,這個秦王名聲還不錯,作事情必然是有原因的?
李元興分不清崔敦禮那話中的意思,索性也就不想那麼多了。
崔敦禮去安排出行的事情。
而李元興則需要安排自己的幾位王妃,誰留下。誰隨行。
上次去洛陽。盧秋雨、李麗苑、鄭秀嫣同行了。這一次李元興也同樣不想作主,看王妃們如何的安排了。或者是兩人,或者是三人。至少要留下一個人看家吧,家中不可能連主人都沒有。
七女倒真是在開會商量去了。
袁天罡人在長安。午餐之前來到了秦王莊。
“吃飯之前。有些東西需要老袁你看看!”李元興帶著袁天罡進入了書房東側的花園。
太極這個詞源自東周末年。至少在現代考古之中所發現的文獻證明太極是源自東周末年的《易繫辭傳》。
太極拳原型則源自元末明初,道門張三丰。
後經歷整個明代,吸收了明代武術的精華。結合了道門導引、吐納之術,又運用了運用了中國古代的陰陽學說和中醫經絡學說。以意行氣,通任督二脈,練帶脈、衝脈。
所以太極屬於內家拳法。
李元興這一套太極是來自陳氏太極的傳人。而事情上,也是在明末由河南陳氏將太極拳整合,創新,變成了一套完整的拳法。
李元興學的不精,只能說有其形,卻不知精華所在。
袁天罡卻不同,他是道門得道之人,身心修為之高。
看到李元興打了幾式之後,袁天罡就意識到這是道門的拳法,暗合天地五行,陰陽兩儀。
“殿下,此拳何名?”
“太極!”李元興又作了一個吐納,這才收了動作,繼續說道:“我只知其形,卻不知其意。連毛皮也沒有粘到,只是因為精華的部分可能失傳了。老袁你可有辦法完善,我卻是知道你那借力推手,連老狼都可能被你摔出去。”
“貧道需要思考!”
李元興不需要再打第二遍,袁天罡不需要那拳法的形式,他只需要一個理念。更何況以袁天罡道門的開學造詣,看過一遍也能記住九成。
“三個月時間!”
“貧道可以與其他人交流嗎?”袁天罡又問了一句,在得到李元興一個肯定的答覆之後連午餐都沒有吃就離開了,他沒有回長安城,而是去了神農大殿,那裡有道門宗師級的武者,或者應該稱為,武學宗師。
李元興則在吃過午餐之後,下令輕車簡從進長安。
要離開長安三四個月的時間,李元興需要給李二一個說法。
在李元興進皇宮之前,派人把李元昌也叫到了皇宮之中。
李元昌就象是一隻老鼠,而他的面前坐著一隻很可怕的貓,以及一隻更可怕更巨大的貓。
李二與李元興有說有笑的,似乎在講什麼趣事。可李元昌卻是半個字也沒有聽進去,他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叫到這裡來,這是皇宮的書房。
原先在父皇作皇帝的時候,他就對這裡很是緊張。現在卻是更緊張了,因為曾經在大唐報上有一段皇家家訓,郡王守國門就是其中的一句,換句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