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3 / 4)

小說:大唐第一莊 作者:北方網

中,在李元興換集的時候,李二對其幾人說道:“這劇與朕讀到的歷史似有一些出入,但朕認為,歷史是可考證的。景帝和親,是非功過,真是後人評說,按此劇上所示,七王之亂,卻是景帝之過!”

“聖上此言不對!”魏徵出來反對:“是臣子們論謀,過於急躁,沒有作足準備。這才引發七國之亂,所以是臣下才是大錯!”

“不,今天五郎給朕看到這些,朕卻明白了一個道理。身為帝王,豈能由臣子來幫他揹負過錯,歷史為鑑!”

李元興換好一集,坐在李二身旁:“皇兄,歷史會給每個人一個公證的評價!”

李元興這話非但李二認同,魏徵也認同。

那怕魏徵認為晁錯過於激進,想法太理想化才是七王之亂的原因。但李元興所說,歷史會給每個人公正的評價一點,他認同。

七王之亂,大漢受到了極大的損失,但是卻讓中央更加的集權,為漢武帝日後的對外戰爭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同時在七王之亂結束,景帝對晁錯的評價,得到了李二極大的認可。

漢史,在坐的除了程魔頭之外,每個人都能倒背了。

可看這電視劇,卻讓每個人感觸極深,非常真實,就在眼前的歷史。

雖然有許多細節的理解與這電視劇不同,但卻並不影響對歷史的理解。在這裡,李二也放下大唐皇帝的威嚴,與魏徵、崔孰禮、杜如晦甚至只圖著看熱鬧的程魔頭,有過討論,有過爭論,也一起為緊張的情節而揪心。

“皇兄應該休息了,此劇極長,幾天幾夜也是看不完的。”李元興一看,雖然連扯帶爭,暫停了數次,可也已經六集演過了。時間竟然過去了接近五個時辰。

“好,真是好呀!”李二也感覺有些疲憊。

“秦王殿下大德,此劇應該我等多多觀看!”杜如晦大聲的稱讚著李元興。

李元興卻看著李二。

李二很嚴肅的點了點頭:“修史,身為大唐皇帝,要給後人留下一個真實的歷史。是非功過,由後人評說。”

“皇兄英明!”李元興輕輕的拍了一下李二的馬屁。

李二這時臉卻沉下來了,看到李二這個表情,就是剛剛還興高采烈的程魔頭都趕緊收起笑容,老實的站在一旁。

“五郎,為兄想過了。玄武門之事,亦要寫入歷史。此事由你作主,給為兄一個真實。那怕你筆下為兄殘暴,有大過錯,為兄不敢怪你!”

李二的話讓李元興佩服,真心的佩服!(未完待續。。)

ps: 起這麼早第一更,呵呵。

一會要出門,今天要跑許多地方,晚上回來繼續更。謝謝大夥的支援。

第286節 耀州禁【第二更】

玄武門,在後世的歷史上,不僅僅是貞觀年間,就算是整個大唐都被列為禁忌。

李二選擇了承認歷史。

可李二依然會害怕,害怕面對這一段真實的歷史,也害怕史官。

所以李二選擇了李元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元興算是玄武門的局外人,看到李元興在收拾在那個可以投出影像的黑盒子時,李二突然問道:“五郎,玄武門出會這樣出現在史影中嗎?”

李元興愣了一下,轉過頭笑了:“如果會出,臣弟就去爭演皇兄!”

李二苦澀的搖了搖頭:“希望為兄有生之年有機會看到。”

李元興沒有答話,反而說道:“皇兄不如在我莊上住幾日,讓老孫也給皇兄調養調養。”

想到已經為天英閣吵翻天的朝堂,李二認為迴避上幾天倒求一個輕閒。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不過,需要一個正式的理由!”

“理由好辦!”李元興轉身對魏徵說道:“魏長史,對外宣佈秦王府新式制甲等請聖上驗收,並商議軍械司交接事宜,以及新年慶典之事。”

“是,殿下!”魏徵作為天策上將府長史,這樣的對外事宜自然由他來發布。

提到新式鎧甲,李二自然要去看看的。

“不急。”李元興示意所有人重新坐下,又開啟了投影儀。這一次出現的不是地圖,而是一張張的圖片。“皇兄。既然程將軍將皇兄請來,這件事情臣弟卻是不敢私下作主了,皇兄為為臣弟作主吧!”

李元興連續換了五張圖片:“剛才五張圖,煤、長石、鐵礦。然後那塊石頭與粉,就是臣弟所言的混凝土,以及水泥。長石可助煤脫硫,脫硫的煤練焦,焦可鍊鋼。而脫硫之後的長石,就是石膏。鍛燒過的長石,就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