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的喉嚨。
扼住命運的喉嚨是一句很霸氣很有氣勢的話,但施得並不贊同這一說法,許多事情,和光同塵遠比戰勝或打敗對手要好上許多。和則兩利,鬥則俱傷,就和順天改命遠比逆天改命更順應天道一樣,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與其說是扼住命運的喉嚨,還是說牽住命運的巨手,讓命運的走向掌握在自己手中更為貼切,也更符合真理。
“廣積陰德,怎麼個積法?”曹永國現在不敢說對施得言聽計從,他對施得也再也沒有了一絲輕視之心,相反,他還十分認可施得的本事,有敬畏之意。主要也是他和別人不同,他有過藉助夏想之力翻身的經歷,深知有時一個無根無底的年輕人如果運勢來了,會做出不可想象的奇蹟。
第十章先入為主
“陰德,簡單地說,就是做好事不讓人知道,具體到具體事情上,分粥賑饑是積陰德;築橋鋪路、鑿井引水、點燈施茶、捐棺義葬、急難救助是積陰德;功成不居、不稱己善、不揚人過更是陰德;見人危急,勇於搭救;甚至隨手撿起地上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陰德;乃至於給人喜悅的面容,令鬱悶者一笑解千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心、用心,讓領導者安心、同事們歡心,都是積陰德。”施得見曹永國認真聆聽,心想他和曹永國也算有緣,既然遇到了,能讓曹永國多積陰德,既對曹永國本人來說是莫大的好事,對石門來說,有一個公正廉明的父母官,也是石門百姓之福。
當然,施得有如此發心,他也是功德元量,只要曹永國真在他的勸說下,廣積陰德,利國利民,他也會相應地收穫許多福分。
“當官的,如果處處為百姓著想,不是為了一己之私,而且不大肆宣揚自己為百姓所做的實事好事,就是積陰德了,小施,我的理解對不對?”曹永國若有所思地想了想,問了出口。
“對,曹伯伯說得很對。”施得心中大慰,見曹永國聽了進去他的話,如果他能以一言之力讓曹永國成為一個為民請命的好官,善莫大焉,“廣積陰德,不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還可以遺福子孫。北宋《司馬溫公家訓》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間,為子孫長久之計……古代傳承下來連綿幾十代不斷的家族,都是祖上積了陰德的原因。比如孔子、比如范仲淹。”
孔子一支傳承到了現在,已經有第79代嫡長孫了,而范仲淹家族興盛了八百年而不衰,都是由於孔子和范仲淹廣積陰德的緣故。
其實,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小事都可以隨時廣積陰德,比如不要殺害或虐待動物,不要隨便砍伐樹木,不要放火焚燒山林或草地,經常吃素,實在做不到吃素,也要吃“三淨肉”,三淨肉是指物被殺時你沒有聽到它的叫聲,也沒有看見它的死亡,同時不是別人專為你所殺。
“聽你一番話,勝讀十年書呀,小施,能夠認識你,是我的福氣。”曹永國再次舉起茶杯向施得致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確實是誰也逃避不了的法則,我聽到過兩個故事,一個故事是說,清朝崇明有位叫黃永爵的人,有位相士曾替他算命,說他只能活到六十歲。後來南洋有一條船遇到了大風,船翻了,黃永爵就急忙地拿出十兩黃金,僱漁船前往搭救,總共救活十三條人命。後來又遇到那位相士,相士看到黃永爵,非常驚訝地說,黃先生,你滿臉的陰騭紋,一定是積了大德,做了大好事,你不但會有兒子,而且你的兒子還會考上功名,你也會活到高壽啊後來黃永爵果然生了一個兒子,叫黃振鳳,考中了康熙己末年會試的榜首,黃永爵也活到九十幾歲,而且得到了善終。”
“還有一個故事是說,有兩個人在河邊以渡人為生,其中一個人姓劉,嫉妒另一個姓馬的人生意好,一天夜裡,他偷偷破壞了姓馬的船槳,到天亮的時候,他怕被人發現,急忙划船離開。結果船到河中,突然漏水了,掉進了水裡。姓馬的發現了他,想去救他,結果船槳壞了,無法划船過去,只好眼睜睜著看姓劉的淹死在了河中……”
如果為官者都知道行善得善為惡得惡的道理,信因果敬天地,如果經商者都深信陰德才可以庇護子孫,而不是遺產,那麼為官者一心為民,經商者回報社會,社會風氣和道德水準,不用天天灌輸各種思想和主義,自然就會上升。
見曹永國比夏遊和齊全對行善得善以及積陰德可以改命瞭解得更多,施得心中就更加確信他沒有看錯人,和夏遊、齊全相比,曹永國的面相之中,更多了敦厚和純樸,也就是說,曹永國此人,會比夏遊和齊全更好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