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4 / 4)

小說:命師何常在 作者:津夏

話內容,夏花不解地問道:“初唐四傑怎麼了?有什麼典故?”

“就是,初唐四傑是誰我也知道,但他們的故事,我就不太清楚了,施老弟,講講,讓我開開眼界長長見識。”全有知道施得學識淵博,而且知道許多人情世故,還可以從中領悟到一些人生道理,必須說,施得是一個難得的良師益友。

好吧,既然夏花和全有都想聽聽初唐四傑的故事,正好有時間,而且故事之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也對二人有益,可以⊥二人從中領悟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施得就收起了對親生父母的思念,說起了初唐四傑的典故:“楊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詩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四傑,四人都因為文采出眾而享有盛名,當時人們都認為他們可以顯貴,但時任禮部尚書的裴行儉卻說,一個人有沒有遠大成就,要先看他的器度和人品,然後才是文章和藝能,王勃等人文章雖好,卻失之於浮躁、淺薄,不夠沉穩,沒有涵養和風度,這不是享有爵祿的才器。只有楊炯的個性稍微沉靜,如果可以善終就算是很幸運了”

“啊?裴行儉的話最後應驗了沒有?”夏花驚訝了。

第八十四章德不配位,必有其殃

“我只記得初唐四傑少年成名,他們都是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的詩人,在初唐詩壇的地位很重要,上承梁陳,下啟沈宋,其中盧照鄰和駱賓王長於歌行,王勃和楊炯長於五律。後人所說的聲律風骨兼備的唐詩,從他們才開始定型……他們這麼有文采,怎麼會不得善終呢?我倒是不記得他們最後的結局了。”夏花一臉不解的神情。

“王勃才華早露,未成年就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授朝散郎。後來又為沛王李賢徵為王府侍讀,兩年後,因戲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