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4 / 4)

小說:命師何常在 作者:津夏

醒蕭家子弟,要時刻保持謹小慎微的作風,否則一朝栽倒,就會歷史重演。”

“說得是呀,一個家族想要興旺很難,但想要衰敗,卻很容易。古人常說,富不過三代,山西喬家傳了五代,知道是什麼原因嗎?”施得落座之後,接過了蕭佐的話。

“山西喬家?喬致庸?”蕭佐問道。

“對,就是喬致庸。”施得點頭說道,他對喬致庸的為人很是推崇,“喬致庸是一個儒商,他的儒商大道的經商理念是一信、二義、三利。人棄我取,薄利廣銷,維護信譽,不弄虛偽……喬致庸素性恬淡、酷嗜讀書,經營財務非其所願亦非其所長,但他卻將喬家推到了最高的高度,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知人善任,待下寬厚,豁達大度,慎始慎終,所以人人都樂意為其所用。所有可以傳承的家族,必定有其過人之處,喬家當年作為晉商的代表人物,一度是晉地首富,能傳承五代才衰,原因有兩點……”

“哪兩點?”蕭佐知道施大師的話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感而發,也是借古喻今,是對他的教誨,他有必要認真聆聽。

“一是喬致庸的一生頗有善行,經常救濟貧民百姓。特別是在清光緒三年,天遭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民謠有‘光緒三年,人死一半,的說法。當時喬致庸曾開倉賑濟。對此,光緒八年版《祁縣誌》有記述,並給予褒獎。在理家上,他經常告誡兒孫經商處事要以亻為重,以信譽得人。其次是,不哄人,不騙人,該得一分得一分,不賺昧心錢。第三才是利,不能把利擺在首位。又誡貪、懶,三個字。他治家有方,以《朱子治家格言》為準則,把它當作兒孫啟蒙的必讀課,同時寫在屏風上,作為每日的行動規範。兒孫如果有過失,就讓他們跪地背誦。如果犯了拋米撒面之錯,便把‘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反覆誦讀,直到認錯為止。然後再作一番訓丨教,最後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