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找一個可以超越林翰的替代品,用事實證明選擇蘭登書屋才是正確的選擇。
“你先別考慮這些事情了,專心寫小說吧,作家都得用作品說話。”陳佳璇拍了拍林翰的肩膀,她自己轉身走了出去。
想要出版英文小說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過去熟練,中國文學出版一直陷在翻譯關、題材關的困境之中,很難在海外複製在國內暢銷、長銷的繁榮局面,而大多數國外出版社對中國的文學作品也一直抱有謹慎保守的態度。
《我,機器人》這部小說如果出版的話,就會變成一座長盛不衰的金礦,可以一直慢慢賺錢下去,畢竟經典永遠都不會過時,像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至今仍然在銷售榜前十的位置上面。
林翰獨自一個人呆在書房裡面,說實話,他是有點憤懣的,覺得被小看了。這可是在地球上都經歷過各種口碑跟票房檢驗的作品,你居然給我這個價格,不是侮辱人嗎?!
《我,機器人》拋去小說出版的錢以外,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幫林翰奠定一個科幻大師的基礎,讓他可以載入到科幻小說發展的歷史當中去。
平復一下心情過後,他就開啟電腦,準備看看新聞來放鬆一下自己的大腦,微…博上面熱鬧非凡,某位男星公開撕逼女星的訊息沸沸揚揚的。
林翰粉絲這邊一如以往的就是不停在催更,甚至催更黨的勢力還越來越大,都快把他的微博給佔領了。
“大大,快過年了,沒什麼娛樂活動,要不然你就先把新書寫好的部分發出來吧,多少錢我也願意訂閱。”
“biubiu槍斃作者菌,距離上次曝光新書計劃已經多久了,不努力寫書的下場就是被讀者吊起來打。”
“小作者,不更文,二隻耳朵拎起來,割完動脈割靜脈,一動不動真可愛!……小作者,快更文,不然我們照著辦!”
“唉,沒想到這裡也有寄刀片的,可我覺得林翰臉皮太厚,刀片都割不動。”
“每日催更卡,滴!”
“理性催更,合理追書,表示很想知道怎麼在火星活下去,你再不寫出來的話,就要被別人搶先了!”
……
看到這些評論,林翰總覺得很滿足,有讀者催更的作家才是真正受歡迎的,但《火星救援》的章節才寫到第五章,只有寫完才能印刷,不會提前曝光的。
可這麼多人都在等待著自己的作品,總得給他們找點事情做,轉移一下視線,或者出一部短篇小說是不錯的想法。
短篇的科幻小說在林翰腦海裡面有非常多的存貨,不管是大劉的《朝聞道》還是《帶上她的眼睛》、《流浪地球》,或者柳文揚的《一日囚》,何夕的《傷心者》。
林翰骨子裡是一個慵懶的人,原本就在寫長篇小說了,還要開個坑寫一個短篇,那不是更加麻煩嗎?
因此他就開始在記憶裡面搜尋起比較短的小說來,可一個念頭起來,他突然笑了,還有什麼比這部小說更短呢。
全文只有區區25個字的中文,但確是一篇完整而充滿懸念的科幻小說,“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裡,這時忽然響起來敲門聲……”
據說這時美國著名科幻作家弗拉迪克…布朗寫過的一篇享譽全球的微小說,關於作者甚至不知道具體生卒年或者其餘代表作,作者的榮譽或者過往歷史都是一個迷。
但許多人卻孜孜不倦的開始續寫這篇小說,因為這個話題太有趣了,就像一個終極謎題一般,讓人趨之若鶩,從而誕生了許多有趣、有才華的續寫。
儘管只有一句話,但它同樣具備了小說的特點。就小說三要素而言,有人物(一個人)、有情節(一個人獨坐,還聽見敲門聲)、有環境(僅僅只有一個人的房間內)。
科幻重在科學幻想,最為顯著的特徵就是擅長誇張、製造懸念,給讀者設定自由而廣闊的聯想、想象思維空間。
這25個字可以促使讀者追究、探求的問題太多了,地球上怎麼會只剩下一個人?其他人都到哪裡去了?是移民搬去了其餘星球,還是都已經死亡?
既然地球上只剩下最後一個人,那麼外面敲門的又是誰?是人類、機器人還是外星人?
最後這名地球人聽見敲門聲之後是什麼反應呢?他是否會選擇去開啟門?
如果開門的話,他將會看見什麼養的景象,故事最後到底怎麼發展?
一連串的問題會是的每個讀者都產生豐富而寬闊的聯想,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