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哦!
畢竟,哪家王府的小阿哥,會去當守城門的兵的?
再是庶子,人家那也是代表著王府的臉面,別說人家會不會去,願不願意去,長輩也不會讓他出去丟臉啊!
知微是看著寧華身體好了很多,又侍候了幾天,便回府去了,臨走的時候,便把悠悠給帶了回去。
自從皇后過後,寧華病倒之後,悠悠便回了府在寧華病炕前侍候,小身板那叫一個虛弱。
畢竟為皇后守孝,就已經掏空了身體,再加上侍候寧華,知微現在看著自家額娘身體不錯,又有別人侍候,便和寧華商量。
寧華看見孫女消瘦得如此厲害,自然心疼了,那是自己的嫡親孫女,便讓知微把悠悠帶回去好好養養,補品什麼的不夠,府裡拿。
寧華這次病倒,由於宮裡不斷有賞賜,再加上十三福晉,十六,雅爾江阿,弘曆等人貢獻,自家藥材補品的庫房堆各成山了。
因此,這次悠悠跟著知微離開,寧華是讓人拉了好幾車走。
寧華身體好了些,自然是進宮謝恩,現在皇后不在了,李氏關了禁閉,年氏早早過世,也沒有鈕鈷祿氏,因此,現在宮裡最大的便是宋氏懋嬪,現在為了讓她主理後宮,雍正升了她做懋妃。
宋氏的年紀也略長了,有的時候精神頭總是不足,因此,還升了謙貴人當謙嬪,協助宋氏。
而讓寧華感覺奇怪的是,雍正明明有個玉妃的不是?
怎麼不叫她打理後宮,人家曾經打理得也不錯啊,那時候皇后身體不好的時候。
難道發生了什麼事兒?
在懋妃居住的延禧宮寧華和她還算處得不錯,聊了一會兒,寧華也告辭回府了,路上碰到了去壽康宮探望和貴太妃回來的十三福晉,二人便一起上了馬車打道回府了。
“十三弟妹,我昏迷的日子發生啥事了,玉妃怎麼……?”
“你也知道,以後將來那位是誰的?”十三家的指了指那九五之尊的寶座,然後便笑了笑,拍了拍寧華的手,“七嫂,你沒事就好,那時候我可擔心了。”
十三家的一提醒,寧華便立即明白了,玉妃出身哪家哪府,倘若在後宮坐大了勢力,以後對弘曆來說未必是件好事。
至於宋氏則就不一樣了。
無兒無女,而且現在有她幫忙看著,以後小富察氏上手也容易些,二人關係也好些,宋氏將來的日子也好過些。
至於謙嬪麼,年紀輕,經驗少,更多的精力是照顧自己的兒子,因此,這對雍正也好,弘曆兩夫妻也好,都是件好事。
寧華想了想,不住的感慨道,雍正可真是個好阿瑪,不管是歷史中還是現在這兒。
在歷史中,他親自賜死了弘時,幫著弘曆掃乾淨了所有的絆腳石,偏偏那弘曆還不領情,還老給雍正臉上抹黑,那時候寧華在看歷史文獻的時候,就覺得,雍正這樣一個君子,是怎麼生下弘曆這種小人的?
真心為雍正不值!
而現在呢?雍正還是為弘曆掃清了前進的道理,連兒媳婦的後宮也考慮到了,有這樣的好阿瑪,真是弘曆一輩子最大的幸事。
“十三弟妹,真是謝謝你們了,謝謝弘曉的大靈芝,謝謝弘皎的何首烏和千年人參。”寧華很真誠的拉著十三家的說道。
“咱們妯娌倆誰和誰啊,七嬸有空多來咱府裡玩,現在弘曉也懂事多了,他的媳婦吧,也乖巧多了……”
寧華一聽便明白十三家的言下之意,便立即笑道,“你放心,我肯定多來你們哪兒的,趁著腿腳好,我也想多走動走動,前段時間,弘晝也不怎麼許我下炕,可是無聊了呢。”
其實倒也不是弘晝不許自己下炕,主要是在炕上躺了一個多月,腿腳不靈活了,肌肉屬於半點力也使不上來,幸好寧華恢復精神後,立即讓人每天給自己做腿腳按摩,每天用藥水泡腿,慢慢才恢復過來的。
不過,雖然如此,這段時間的腿腳還是沒以前那麼靈便,畢竟也有些年紀了,想要完全的恢復,還得一段時間。
日子過得很快,很快便到了年底了,雍正估計是年紀大了,所以挺喜歡熱鬧的,因此,便把寧華,弘曉,十二,十六一家都給接進了圓明園裡過年。
雖然離過年其實還有一個多月,只不過,寧華倒也挺喜歡呆在園子裡的,哪兒的景色漂亮,而且又有專人侍候,閒來還可以和十三家的打打牌,聊聊心事,特別的方便,可哪成想,某天深夜,寧華的院門卻被拍響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