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表妹當了繼福晉,自己不是可以少應酬一大家子?
嗚嗚嗚,額娘果然是最疼自己的了!!
弘晝這兒雖然答應得快,不過,皇后哪兒卻碰上了難題。
原先寧華以為弘晝未必會答應,畢竟,自己那時候看弘晝和另外兩側福晉處得不錯,倒是和玉淑淡淡的,哪知道,弘晝倒是答應,皇后卻反對!!
話說,皇后,你反對個毛啊??
“倘若玉淑沒有嫁過人,當弘晝的嫡妻都使得,親上加親自然好,可你也不想想,她之前訂過婚,然後沒了,再後來嫁了人,又……唉,那是我的嫡親外甥女,我也心疼,可玉淑一提上去,皇帝肯定不答應,你就應該趁著皇上還有愧疚,好好給弘晝找個名門望女,別看弘晝現在只是郡王,可他年輕又有前途,簡在帝心,一般的名門望族肯定不會拿庶女來搪塞。”
“嫂子,你說的我都明白,不過,弘晝的前途靠自己去爭取,哪有靠妻子的道理,更何況,讓玉淑當繼福晉,我也和弘晝商量過,這對幾個孩子來說那是最好的,更何況,玉淑那時候常被你接進府裡照顧,皇上也是知道她脾性的,說不定會答應呢,好嫂子,你幫我提提,探探口風,倘若實在不行,咱再換人,我是實在不忍心孩子們受苦,您也知道,這有了後孃啊,就有了後爹,我能照看幾個孩子幾年啊?”
寧華抹著淚很是心酸的說話道。
皇后看了看寧華,唉了一口氣也知道寧華說得實話,自己和皇帝都邁入六十的大關了,寧華也五十好幾了,雖然這麼多年來,她一直沒得挺沒心沒肺,不怎麼費心力的,因此,看上去也只有三十幾。
可經過前段時間,寧華也瞬間老了十幾年似的,和同齡人看起來也沒差別了。
“我幫你和皇上說下吧,倘若皇上不答應,我也沒辦法,你放心吧,到時候,真要選人,我先幫你挑幾家出來,到時候,你自己再選選看。”
皇后看著做了四十幾年妯娌的寧華,還是答應了寧華的要求。
應該說雍正回宮後,弘時弘昀自然是給關了起來,一些一起造反的人,也有了處罰結果,至於李氏,雍正不想鬧大,也只是關了起來,倒沒有降她的位份。
不過,是個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李氏和坐牢也沒啥區別了。
皇后倒也沒落井下石,反正好吃好喝侍候著,兒子都沒指望了,她還會鬧騰什麼?
還不如大量些,在雍正哪兒拿點分。
雍正經過此役後,身體是直線的下劃,接連幾個兒子反自己,是個人都受不了,更何況雍正年紀也大了,前些年因為國事,體力透支得也很是厲害。
現在只不過是叫太醫一直用針灸吊著擺了。
很多的國事,都交給了弘曆,十六和十七。
大家其實都看得很明白,這們江山以後肯定是弘曆的了,因此,朝臣們辦事的時候那叫一個齊心。
而皇后把此事和雍正提了提,雍正倒是沒反對,而聽到是寧華的主意,倒是難得有空的讚了次寧華識相。
本來麼,就弘晝的弘曆的關係,哪怕雍正在世的時候,沒有升弘晝為親王,人家遲早會上去的,倘若再娶幾個有勢力人家的女人,勢力絕對會膨脹得很大。
雖然對弘晝的忠心雍正不懷疑,不過雍正這點是不願意看見的。
可現在,瓜爾佳氏沒了,和福建那邊的關係自然會淡些,至於寧遠那邊,其實有沒有玉淑,都一樣。
寧遠的性子,或者幾個兒子的性子雍正表示,自己還是能掌握的。
更何況,寧遠和弘曆的關係,再加上弘曆以後是君王,雍正是壓根沒有擔心過。
因此,玉淑成為繼福晉,其實是個共贏的局面。
畢竟,京城裡疼女兒的名門大戶不是沒有,而且數量還不少,自己可是知道,有好些人把弘晝繼妻的人選當成香餑餑了呢,誰讓弘晝有個會賺銀子的好額娘,而且不管兒子房裡事呢?
誰不羨慕啊??
雍正一答應,皇后便在寧華下次來的時候,便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了她。
寧華聽了自然對皇后是感恩戴德,一來是真心的,二來自然也有作戲的成份,悠悠畢竟還在長春宮呢。
寧華那時候在媳婦的喪期過後,就悠悠的養育問題,也是和弘晝還有幾個孫子商量過的。
雖然弘晝和永旭他們自然是不答應悠悠進宮,不過,為了以後不影響悠悠的婚嫁,大家還是答應了讓悠悠養在了皇后的身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