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不由我。”俞國振只能這樣說道。
“你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計劃。”
“我盡力。”
兩人簡短地對話,便決定了遠在京師的崇禎的命運。緊接著,方孔炤象是鬆了口氣,長長吁道:“我向你討個兩廣佈政司的官職,如何?”…;
俞國振瞪大了眼。
他瞬間明白了方孔炤的意思,也明白自己一直以來進入了一個誤區,他以為自己只有全取天下和蟄伏新襄兩個選項,卻不曾想到,自己還有另一個選項。
乘頭大明朝廷滅亡之時,攻取兩廣,甚至經略湖‘南、贛南、閩南。這些地方的人口總數,既沒有多到他新襄實力無法將之同化,也足以成為他收容接納其餘地方百姓的基地。
比如說從中原逃來的百姓,他完全可以將之聚於湖廣,沿著湘水兩岸暫時安置。
“我怎麼未曾想到這個……”俞國振有些懊惱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
“呵呵,你不是未曾想到,只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罷了。濟民,你究竟還只是二十五歲,到三十歲時,差不多……嗯就差不多完全掌馭一切了。”方孔炤緩緩地道:“與你姑丈一樣,我亦不願為二朝之臣,只望你莫要太過急切,讓我可以替你多效力幾年。”
俞國振應了一聲,心中也明白,這確實是因為年紀造成的。
“定下這等方略,想來你還有事情要忙,你先去吧,讓人將兩廣的資料交與我就是。”
方孔炤心情有些不好,俞國振很明白,因此也沒有多說。他行了一禮,然後退了下去。
他回到了辦公室,前後花去了近兩個小時的時間,發覺諸人竟然還在小會議室中等著他。一見他回來,王浩然先迎著對他道:“主上,是屬下不對,不該與小宋先生爭執……”
“不對,不對,分明是我的錯,是我要與小王爭吵……”
二人又瞪在一起,為了爭這過錯,險些又吵了起來。俞國振笑道:“只要不誤事,諸位相互爭吵並無大礙。”
話雖然如此說,但他接下來又道:“不過,爭執歸爭執,不可不讓對方說話。”
“是。”
“我方才去徵求了兩位長輩的意見。”俞國振道:“他們的意見,就是取兩廣,觀天下之變。”
眾人聽得這話,都是大喜。
新襄目前面臨的最大困境,就在這一句話中得到了解決。
“接下來,咱們就必須按照準備控制兩廣的目標安排計劃。”俞國振道:“第一,虎衛必須再度擴編,將虎衛的數量增長到十二萬。此事由家明負責,有沒有問題?”
顧家明點了點頭:“沒有問題,只是軍械物資跟上就行。”
“軍械物資,章先生有沒有問題?”
“我們儲備有供十五萬虎衛用的武器,以我們的生產能力,足以在六個月內將這個儲備再擴充一倍。”
“其次,民政方面,準備好足夠的糧食,這一點,需要各地總督出力,悠之,你擬好公文,待我看過簽字後發給各地總督。”
對於新襄來說,糧食恐怕是最不需要擔憂的東西,會安、新杭這兩個大糧他,特別是新杭,如今已經有良田一百四十萬畝,超過了會安,成為新襄的頭號糧倉。兩地加起來年糧食產量便超過兩百萬噸,加上新襄、大員、呂宋,同樣也有不俗的糧食產量,故此新襄今年的預計糧食收入可以達到四百萬噸左右,相當於近千萬人口的口糧!
而且還可以從倭國等附庸勢力收購糧食,象是倭國,俞國振不遺餘力地將倭國培養成一個農業國,甚至不惜向倭國提供農業技術方面的支援,比如說良種、肥料。如果硬要徵收,從倭國收個幾百萬斤的糧,也是可以的。…;
“第三,準備好運力,特別是適合於內河航運的百噸以內的小船,在短時間內,我們控制兩廣內部,還是需要以內河航運為主,因此這些小船必須準備充足。我的意見是讓船廠暫停海上鉅艦製造,專門於內河船的改造。茅先生,你有意見請說。”
俞國振說到這的時候,茅元儀舉起手掌示意有話要說,按照他們的會議規則,俞國振讓他開口,茅元儀道:“不可讓海艦製造徹底停止,歐人雖然給我們趕出了南海,但他們必然會大舉來報復,按時間算,歐人的報復艦隊,也應該快到了。我們無法判斷歐人來的艦隊規模,從謹慎考慮,還不能停止造艦。”
“是,茅先生說的是。”對於這種合理的意見,俞國振還是很善於接受的:“那麼這條就改成抽出船廠一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