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不懷疑,到08年年底網民人數達到4億完全是可以實現的目標。
之所以從07年四季度開始出現網民規模的跳漲,和國內正式進入3g時代是不無關係的。
各種預裝上網軟體的山寨手機狂轟濫炸一樣鋪滿了國內的手機使用者人群,而電信、聯通等運營商趕著這波3g大潮實施“買套餐送手機”的活動,也為移動網民的暴漲推波助瀾。
(注:iphone還沒進入國內,只在米國賣,目前只有iphone初代,才上市半年多,市場反響並不好。)
27個月,從1。7億到3。4億,國內網民人數剛好翻了整整一倍。
yy的有效使用者量,也從05年底的1。97億,膨脹到了4億整,比國內網民人數還多了6000萬(多出來這6000萬都是平時不聊天、過年過節借別人電腦/手機發紅包/搶紅包的)。月活使用者量2。7億,日活2。06億,同時線上8000萬人。
人人網月活使用者2。4億,海外月活使用者量5800萬,幾乎已經佔據了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sns社群市場。yy網月活使用者量1。37億,yy國際版(聊天軟體)月活使用者量8100萬人。
支付寶國內總使用者數(含只有零錢包、沒有繫結銀行卡):3。1億;綁卡使用者:2。2億,月活使用者數:1。37億。
這一切資料,是顧誠自己滾雪球的效果,也有他勵精圖治的功勞。更是黃易的丁三石和阿狸的馬風幫他交叉推廣的結果。
這兩年下來,阿狸的電商gmp規模儼然擴大了五六倍,漲勢非常迅猛。
黃易的內容產業也如火如荼,出了不少好的音像影視遊戲動漫等等作品,還和yy電子的kindle平臺通力合作,凡是kindle上能夠正版賣的內容,黃易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扶持和培養了內容原創團隊,也著實養活了數以萬計的內容創作者。
而這些公司的產品都必須靠多方共同持股、有共同利益的支付寶去提供兌現,支付寶的成長速度自然是非比尋常,讓所有國際觀察家瞠目結舌。
在顧誠的對立面,理論上,他的那些競爭對手自然是應該因為“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而紛紛敗退。但是實際上卻也有一些例外。
比如馬騰的騰雲公司。
騰雲公司的拳頭產品qq,在2005年底時有效使用者量不過1。3億。而且已經失去了“國民級通訊應用”的地位,按說只會被yy把差距比例越拉越大,yy漲三四個使用者qq都不一定能漲1個。按照行業人士的估計,本來到2008年年初qq的使用者規模能漲到1。6~1。7億就不錯了。
然而,因為期間華夏移動或多或少從蘇總工和那一系列力挺egde的技術官僚的落馬中回過味兒來了,發現那件事情不僅僅是吳鷹在力推,背後還有顧誠的影子。
所以華夏移動在07年年初對qq進行了扶植,給騰雲公司以巨大優惠,推出了“qq可以免費給手機發簡訊,qq聊天流量費單獨減免”這樣的合作套餐。
這段補貼的日子,一度是yy最危險的時刻。
因為移動公司的巨大引流體量,在短短半年內qq就獲得了額外3000~4000萬人之巨的新增使用者都是那些為了省幾塊錢簡訊花費的精打細算新網民。
幸好國企的反應遲鈍、決策臃腫這些老毛病是一輩子沒藥醫的。
本來麼,如果移動公司能夠當機立斷,在06年發現顧誠在跟移動做對的捕風捉影后立刻行動、跟yy撕破臉並立刻與qq合作,那麼qq說不定還能再多撈三四千萬使用者。
可惜,移動的反應和恐龍一樣慢,開始內部負責“飛信”的專案組還遲遲扭扭捏捏認不清形勢,跟內部其他決策勢力內耗拖延,直到07年兩…會之後才做出和騰雲戰略合作的決策。
而僅僅執行了半年之後,因為3g牌照下來了,移動就動搖了,開始懷疑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純粹燒錢阻擊對手但自己沒進賬的策略。
畢竟“燒錢搶市場佔有率,寧可賠本也要先殺掉競爭對手”這種策略,那是隻有拿了風險投資、燒投資人錢的公司才能乾的。
國企要對國資負責,在這種“賭命”的事情上尺度自然小得多,哪怕管理者想做,也會有國…資委掣肘。
何況移動在和qq戰略合作時,聯通和電信也不傻,也會拉攏yy戰略合作,弄出“天翼套餐yy聊天免流量費”這種優惠舉措。所以yy在那段時間面臨的額